《从陈桥到厓山》读后感900字
9小时读完这本书,不得不说虞教授对宋史解读的非常详尽而细腻。读完被仁宗、范文公、吕祖谦,还有研究宋史的作者及刘子健先生圈粉。也感谢这本书为“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这等“谣言”辟谣。虽然是因为这两句话而想要读读宋史书,但是本书很公正的写明这说法很扯,我们当代又不是宋朝人,没道理说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再说中国的定义是广泛的,包含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以及几十种民族的文化。并不仅仅狭隘的指汉唐宋或者汉族执政。虽然对满清时期依旧不喜欢,但是不得不说乾隆时期这种极端的中央集权模式,很有可能就是源自于南宋时期。
读完本书,最大感慨就是旧时代的君主专制很不靠谱,即使是在大家称颂的宋朝也是一样。一个和谐的执政集团的形成,健康开明有能力的君主和能干事的贤臣缺一不可,唯一经营比较好的也就仁宗一朝而已。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皇帝一挫,整个国家发展就不行了。还有就是很坑的皇帝终身制,即使年轻时把国家经营的还不错,一到晚年就不一定行了,乾隆就是个典型。从根本上说,在君主专制大背景下,各种思想理论,监察制度、各种能臣的才华施展都是备受约束的,而这种制约却仅仅靠皇帝一人… 有点天下发展靠皇帝一人人品的意思。
说到当时的社会,另一个大背景是重文抑武。当时各种新思想的碰撞和发展,甚至开始撼动儒学思想,而发展了新儒学、也就是宋学。不过对宋学还不是很了解,还是先不评论了。但是对他们这种结合当时社会发展新思想的方式很欣赏,所以我觉得我们没必要一定要复古,深刻理解再结合现代社会加以改进不是更好吗?
宋代士大夫的气节可以说是典范了,舍身取义、为国不屈令人钦佩。但是,对一些人的名节高于一切,还有对不同党派的压制,我是不欣赏的。人品是好,但是也要求实,不富国强兵,国家都没了,追求那些身后名有什么用。说到这,我还得提一点他们抑武的做法… 简直就是反面教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最后,提一下这本书集合了虞教授的一些宋史随笔和书评,分析宋朝时期的一些代表人物、事件等。对于我这种对宋史并不了解的人来说,读起来的确实有些晦涩,必须集中精力去读,一马虎就读不懂了,所以建议先读些其他的宋史书籍再来读这本。
2017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