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先生》读后感_900字

《那时的先生》读后感900字

读完岳南先生160万字的煌煌巨著《南渡北归》后,再读这部《那时的先生》,终于对那些人和那段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了。

  • 首先,这本书,篇幅仅为前者的八分之一多,内容上也与前者大多重合,他们都囊括了朱家骅、俞大维、陈立夫、梅贻琦、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等近百位名家,都以生动描述,把战乱中学人学者的曲折的生活与不屈的学术追求,写得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当然,前者的三部曲,真是以160万字全景再现了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
  • 其次,这本书,是为李庄而写,也是为四川而写。李庄,或者说四川,向来不是中国文化的中心。谈及中国文化,我们立时想到的,是孕育华夏文明的中原,是生养汉唐辉煌的秦川,是北地苍茫,是江南烟雨。西戎北狄东夷南蛮,我们,从地理上说,属于蛮。如山人长居的武陵,旧时便被称为“五溪蛮”( 《南史•夷貊传下》:“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谓之五溪蛮。”)。忠勇尚武、刚烈耿直,大抵是人们对蜀人的评价。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是人们对蜀地的一贯印象。也许,除了源流,还因为蜀道之难,在滋养了天府的安逸同时,也阻隔了外来先进文化的交融发展。总之,提及四川,难免有游离于文化中心之外的感觉。但这本书,以李庄与民国大师的因缘际会为线,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四川在抗战时期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或者说中国文化的礼遇,使得以李庄为代表的文化印记终入历史文化长廊,增强了四川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在从小耳濡目染的情况下,读来此书,甚是自豪与硬气。
  • 最后,这本书也增补了许多《南渡北归》里没有的细节,如四川1920前后的匪患,如同济大学的丁去徐来,都对《南渡北归》里部分章节进行了补充,使之更加完整。

曾问自己,自幼读史,所求为何?其实书中既无颜如玉,更无黄金屋,但读史可明智,告诉我们从哪儿来,将往何处去,让我们记得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血脉,并把这种记忆传承下去!从这一点出发,《那时的先生:1940—1946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正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了解近代文化的好书了,故而五星推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4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红奶羊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沈石溪的小说,我已经看过很多本,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本《红奶羊》。 《红奶羊》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红奶羊不幸被狼抓去被迫当了“奶娘”,它哺育了狼的儿子“黑球”…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05
  • 读《从小做时间的主人》有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从小做时间的主人》这篇文章,深受启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是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词。一天有24小时,1440分钟,86400秒。今天的事要今天完成…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95
  • 《史铁生选文散集》读后感1000字

    读了这本书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我不太相信一个双腿残疾又换有诸多疾病的一个人能写出这样通彻的文章。去医院病房里我们常看到人们在病床上呻吟,说话语气也是那种垂死的叹息,感叹命运何…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93
  • 读《活着》读后感500字

    读《活着》读后感500字: 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富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这是美国《时代》周刊对余华这本小说的评价。在我读《活着》这本小说时,对作者余华…

    读后感 2023年2月12日
    50
  • 《名人传》读后感500字六年级

    的重要――《名人传》读后感 经过半个多月的时间,我终于读完了《名人传》。 书中描写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人的经历。其中我最敬佩的是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他是一个极其矛…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35
  • 读《中彩那天》有感300字

    在几天前,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彩那天》,令我最为久仰的是作者的诚实守信。 那是作者父亲买彩中汽车,可因为父亲买的那张彩票是库伯的,所以父亲又把汽车还了回去。 读到这里时,我想…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