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读后感_800字

《漫游者寄宿所:黑塞诗选》读后感800字

好吧,翻开这本诗集之前,我不知道黑塞会画画,结果,被惊艳到了。虽然他的水粉画略显稚朴(清晰的线条,明亮的色彩,简单的构图),但是正是这些略带立体主义的后印象派田园风光和建筑画(尤其是瑞士提起诺区的意式风情)里温暖的阳光和多彩的山水,恬淡而安静,以一种“主观化了的客观”,抚慰了黑塞一颗在家庭变故和世界大战的战火中颠沛不安的心,“它(绘画)是在艺术的安慰中新的隐遁”,“战胜了残酷的现实”。绘画和诗歌、小说,无疑是黑塞灵魂的栖息地。中年移民瑞士后,黑塞喜欢隐逸的生活,这一点,倒是有些类似同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
与画相辉映的是黑塞纯真细腻、对自然和文化充满热爱的诗歌。这本诗集的时间跨度几乎是黑塞一生的写照,青年时恋眷田园山水孤独叛逆,中年后饱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转而歌颂乡愁与和平,晚年则充满对人生哲学的沉思和颖悟。生于宗教家庭,又颇受东方哲学老庄思想、佛教思想的影响,黑塞的诗风比较特别,恬淡平和,清简自然,读来总有浮生若梦之感。
应该说,翻译者欧文是尽力的,力求诗意的语言,或者说译笔很优美。译者的古典文学功底应该不错,所以用词尤其典雅别致。
但是,这种中式诗歌的翻译风格恰恰在某些时候是败笔。例如那首《死亡兄弟》,窃以为粗粝一些口语化一些的语言,反而更能表达那种入骨的忧伤。有时候感情表达得过于精致时,会有造作之虞,会削弱作品的表现力。
清末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但我觉得于文学作品而言,特别是诗歌,能真正抵达作者的内心,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作者之口,拟作者之手,才是最高级的翻译所力求的境界。过于精修雅致的语言有时会流于纤细单薄,黑塞是男性作者,翻译后的诗却如闺阁女子婉约之辞,似乎不太妥帖。
翻译当然可以再创作,但是这个译本创作出来的,是译者自己的诗,而不是黑塞的。有机会找原著读读,才得真滋味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47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450字

    里,经过的推荐,我买了一本由美国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写的获得国际大奖的小说――《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名叫鲍蕾伊的小孩阅读了一位大作家汉修先生写的作…

    读后感 2022年7月27日
    103
  • 《天之大》听后感500字

    天之大唯有你的爱完美无瑕,天之涯,记得你用心传话……这首听了无数遍的《天之大》让我又一次流泪。 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画面,抱着刚出生的我,嘴角弯起了好看的弧度,当我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

    读后感 2022年7月15日
    172
  • 《爱的教育》读后感300字三年级

    【第1篇】 怀着一颗友爱之心回报父母、社会——《爱的教育》读后感 我们的班主任钟给我们全班推荐了一本书《爱的教育》,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

    读后感 2022年6月23日
    135
  • 山羊不吃天堂草读后感800字高中

    读一本好书,如饮灵泉,渐渐成熟的心灵相互感应,潜移默化,慢慢地抹去了浮躁,令人终生受益。 每一本书就像知识里的一朵浪花,而每一朵浪花则像是宝石一样闪烁着奇异光彩,让人无限地精彩,令…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15
  • 瓦尔登湖读后感500字

    瓦尔登湖读后感500字范文: 每个人最不缺的都是时间,然而却都显得没有多少时间来阅读思考。在读瓦尔登湖的过程中,一些想法明显的拓宽了我的思路,虽然有些问题没有能够得出最终的结论,但…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21
  • 红书读后感800字

    【第1篇】 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

    读后感 2022年7月17日
    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