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木德:犹太人眼中的第二部《圣经》(精华版)》读后感900字
《塔木德》集1500名犹太智者的智慧共同完成,成书于公元3-5世纪。内容简短,涉及范围广泛,寓意深远。
这是一本高级鸡汤,包含生活各方面最和谐的处世之道,如自己与他人,婚姻与家庭饮食,法律等。他教我如何去做,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对他人有益的人;他教我爱自己更要爱他人;他教我坚持内心的信仰,不随意改变,不轻易屈服;他教我……很多很多道理。前人的经验化作文字指引着我的人生之路,成为茫茫前方闪亮的星。但我也没成为更好的我。
这是一本启迪思想的书。《塔木德》说:“知道自己来自何方,了解自己去往何处,明白自己向谁倾吐真情和叙述经历。”很多人习惯了居无定所,渐渐忘了来处。我人生的23年,茫茫然不知所措,前18年因为无知,后5年一直在思考却还不知道自己将到何处。谁的青春不迷茫?而我青春已逝,依然没有找到人生方向,不可谓不可悲,不得不引发对我过往教育方式的思考。《塔木德》言:“做事不要懊悔。”回忆过往,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问心无愧,我只知道我人生的前23年懊悔之事数不胜数。优势是累积的,越往后想翻身就越难,而很多人还是不能抓住机会改变自己。不努力,不幸运。不要把努力放在有空的时候,也许你不会有空。我总是把希望寄居于明天,来逃避今天的现实,殊不知只有今天正在飞逝的时光属于我,允许我去追求幸福。明天将会来临,而我却不能永存,所以我在为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空空期待。日复一日,白首无期空余梦,罔断一生岁月。
韩寒曾说:“懂得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现实世界听了、读了、看了这么多道理,却还是在红尘凡世挣扎不能脱身。我在蔡崇达《皮囊》里找到了答案。在“厚朴”这一章里有言:“或许能真实地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地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的、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马克思说:“实践出真知。”这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却都没有做到。在一个地方生活太久,踏出自己的世界太少,身在自己的局中,找不到脱身的门路。不要因为找不到方向就碌碌无为,任何事情都不能成为你失败的借口。也许成功离你很远,不放弃自己,方得始终。
“你从何而来?”我是一粒堕落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