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底牌》读后感1400字
《终极底牌》小说情节并不复杂,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说了两个来自单亲家庭的高二女生的故事”。
隐隐约约的有一种感觉,作家在着墨写豆崩和崖嫣的生活圈时,其实是有着一种暗寓的。明显的,豆崩和崖嫣她们两人的思维仍然还保持着一种没有完全被生活环境“污染”的纯净,但是,她们却要面对的是残酷的现实。一如她们不想让同学们知道自己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但,无情的现实却偏偏让全校的师生知道——“她,来自单亲家庭。”谁之过?高尚的行为是无法让现实产生怜悯的。
张欣老师在她的《终极底牌》里,一面用“爱”为我们织就一幅幅令人心动的画面,一面又冷静地让激动的读者在被“爱”织就的梦里保持一种清醒。常常,在阅读《终极底牌》文字时,你会有一种身陷于“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感觉。
小说里,有许多可以想象到的会有激动人心的画面的情节。然而,都被作家作了“冷处理”。并没有出现想象中的惊天动地或者哭天抹泪。江涛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与江渭澜的面对;林紫佳在听到刘小贞的“摊牌”后的心潮起伏;林紫佳在得知原委后与江渭澜的相会;等等。这些可以让人有遐想空间的情节,在张欣老师的笔下,却是那样的风轻云淡,人物心情的流露,恰好与他们身处的喧闹的环境有了一种无形的对比。
特别是,描写“豆崩在看到野晴给前夫治疗费”的那段文字,颇耐人寻味。“野晴小姐微微扬着下巴,一副胜利者的姿态。”这是一段极有画面感的描写。而其中的潜台词,我想,读者一定能够会心领神会;我们再往下读,“直到走至门口,野晴小姐才轻扶额头,背对着她(豆崩)说道:‘哦,对了,密码是他的生日。’……豆崩只能行注目礼,望着野晴小姐美丽而冷峻的背影远去。”。
读完这段文字,你有没有觉察到最识得人间冷暖、尝遍世态炎凉的野晴小姐,貌似是在用“冷峻”和“无情”在装饰自己的外壳,但内心里还保持着一种“爱”,轻描淡写之中可以叫你不经意小小的感动一把。尽管,野晴小姐强调“治病和爱情没有关系”。但可以想象,背对着豆崩的野晴小姐此刻的眼里一定是噙着泪水的。豆崩的父亲在她的心里的位置可见一斑。只是她不想让豆崩知道而已。
这段文字,看似漫不经心,实地有一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效果。假如我们把这段文字放到“深度”和“广度”里去考察,是不是可以有这样的感叹,在浓烈的商业化的环境里,人性,并没有无情的被物欲湮没。这就是我们的现实。
在小说里,这样的文字,可说是无处不在的。你可以在文字里去幻想画面,想象一下兰老师在课堂上讲“谢你个妹呀”和“别一天到晚霸气侧漏要掀翻桌子”的表情;你可以去体会作家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氛围的渲染,感觉一下崖嫣在听阿婆说“我守在这里等拆迁一辈子,到现在都没有消息,听说还要把我们这里保留下来,任人参观。我是文物吗?学生妹,你说我不听《叹五更》,难道听《好日子》吗?”时的窘态;更可以通过小说里的人物的语言去听一听作家心灵深处的呼喊:“其实,这些东西都在,我说的是情义、责任、诺言,那些东西都还在,只是我们自己已经不相信了,也就看不到了。我们看到的都是垃圾,是拜金唯利,是无情无义。更不要说你们这一代人。”“……会有些寂寞的,但还是要相信,否则只会更寂寞。”
的确,读小说,也会有一种寂寞的。不过,不会孤独。因为,此时,你在和你的心灵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