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财务自由之路:心理实战篇》读后感1000字
读的纸质书,而且不是这本实战篇,是经典本。
经典著作,名不虚传。对财务自由的定义不外乎是拥有充足的金钱,然而对其金额的界定应该是见仁见智的。本书作者对财务自由的定义相对保守~你所投资运作的金钱能够为你赚取超过你需要支付每个月花销的金额。~~我看这应该是最低水平的财务自由吧。我理解的财务自由应该是月支出的20–30倍,不然“财务自由”的局限性太大。
在投资中我们往往重视时机,消息面以及业绩,一句话就是我们重视入市的选择(也就是买入),而作者撒普通过了解多个成功投资人士投资经验总结出,要获得好的盈利收益率,入市是几个因素里最不重要的。按重要程度的因素排序是:1.心理因素2.交易头寸3.退出 4.入市。其中心理状态占60%,资金管理占30%,而投资交易操作只占10%。~作者的这个观点应该是与我们大众投资者投资理念大相径庭的,居然不重视交易过程~不过静下心来回顾我们的投资过程,缺乏的确实就是理性与资金的全局观。读了书中的内容再细思以往我们的投资,跟风,追热点,迷信专家~凡此种种,与买彩票区别不大。
成功源于自我控制。对于投资心理,作者持有这样的观点:即你无法对市场进行交易,你只能就你对市场的观点进行交易。如果你认为市场被高估了,有可能会下跌,那么你就很难买进要上涨的股票。因为这样做于你的看法是相冲突的。
另外,作者指出,退出比入市更重要。大多数投资者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每次交易都是正确的。因此,他们希望找到一种非常流行的能够让他们有一种控制市场的感觉的入市技巧。然而真正的财富是通过精明的退出来实现的。因为它允许交易商止住损失,滚动利润。做出精明的退出决策要求其行为要与市场的变化完全协调一致。
对于理性投资与投资规划,书中用列清单总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方法来对待投资,分析和设想,检验每一项交易操作,虽然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用统计,分析,模型,但对个人最重要的投资理财却从没这么仔细规划过,足见我的盲从与幼稚。总之,通过此书,我们可以检视一下自己以往的投资,同时规划下一步投资。
基于中美国情与股市的不同,书中的交易多是基于买空卖空的讲解与剖析,而且主要针对的是机构交易商和交易员,对中国个人投资者抄作业的借鉴不大,不过读经典就是要借鉴精髓,如果可以简单抄作业,读书人就都财务自由了,那么财务自由的定义就又要升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