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外貌》读后感_800字

《地球的外貌》读后感800字

感觉把学校教科书的地理课复习了一大部分。

和地理教材的相似之处:

1. 内容高度相似。比如大气圈,地形地势等。

2. 读起来感觉高度相似。枯燥乏味,若不是有强烈求知欲的(比如我这样的,哈哈),我觉得很难坚持读完。

3. 处处是干货。回想地理教材内容,没有像政治历史等课程夹杂诸多无意义的评价,全是知识啊知识。

但是不知道是否电子版的缘故,生动性还不如地理教材,连张图都没。如果有图配合,会大大有利于读者产生更直观的感受。

不过内容的编排上,感觉比教材合理些。

基本都是复习,不过书中对于子午线一词的来历,我以前还真没想过:

我国古时候用来测定方向的罗盘上面,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个字排列,以“子”字代表北方,“午”字代表南方。因此,我们又把这种表示南北方向的线称为子午线。

最后要感谢这本书的是,让我找到了一个月前大宝问我的大气圈多厚的问题,答案好详细,摘录如下作为书评的结尾:

最初,人们是根据云的高度来确定大气圈的厚度。根据对普通常见云的观测,最高的云可达10~15千米。因此,最初人们认为大气圈的厚度在15千米以上。

流星是宇宙中的小天体,当它进入地球大气圈以后,因为它以每秒20到100千米的速度运动,与空气摩擦生热而发光。流星一般开始出现在70~120千米的高空,因此人们就认为大气圈的厚度也就在70~120千米以上。

日出以前,天空便开始发亮,日落以后,天空并不立即变暗。我们把这种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的天空皓亮现象,称为“曙暮光”,曙暮光是由于高层大气分子被太阳照射以后散射出的光亮。因此,根据测量曙暮光的高度,又确定大气圈的厚度在280千米以上。

在两极地区的上空,常常可以出现五彩缤纷的放电现象,人们把它称为“极光”。根据对极光的测定,大气圈的厚度又在1200千米以上。

根据近年来人造地球卫星探测的资料,地球大气圈的厚度应在3000千米以上。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6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真假猴王——重读《西游记》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认证读《西游记》是什么时候了,只记得以前只是把它当做有感简简单单的故事,而并没有认…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51
  • 惜别——《藤野先生》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藤野先生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藤野先生》是鲁迅反复强调,补充在《朝花夕拾》中的一个篇章。避开其中的爱国情不提,也充溢着师生之情。这感情,…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0
  • 听《二泉映月》有感600字

    大家都知道阿炳的身世,一生坎坷,他原名华彦钧,是江苏无锡一道观观主。 他一生勤奋好学,独特的音乐天赋造就了阿炳。其父去世后他接管了道观,不幸34岁时患疾病双目失明,其堂兄霸占了道观…

    读后感 2022年7月25日
    189
  • 读目送有感600字

    读目送有感600字: 这本书是在18年的10月份买的,同时买的还有《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买回来的一个月之内就已经读完了,这本书一直拖到19年才开始看,读完大概用了两周的时间…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2
  • 永不言败——《老人与海》读后感500字

    永不言败——《老人与海》读后感500字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所著。他用简洁、准确、含蓄的语言描写和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把整篇小说写得活灵活现,文章的画面感和深刻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7日
    30
  • 父亲的老师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6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父亲的老师是温琴佐·克罗塞蒂先生,他已经八十四岁了。辛勤耕耘教书的他,共教了六十多年。但最后因为手抖…

    读后感 2022年10月22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