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帝国史话:亚历山大帝国》读后感_1000字

《世界帝国史话:亚历山大帝国》读后感1000字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亚历山大与李世民有相当多的相似处,总结一下:
1.都是皇子出身,都有一个雄才大略的开国父亲。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首创马其顿方阵,统一了大部分希腊地区,为亚历山大打下良好的基础;李世民的父亲唐高祖李渊,推翻隋朝,于乱世之中统一全国,实乃一代枭雄。
2.为保权力屠戮亲族。亚历山大在父亲遇刺身亡后,屠杀了所有对其继承权有潜在威胁的同父异母兄弟和其他反对者。李世民则策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外伏杀自己同父同母的一兄一弟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后,又屠戮其满门,侄子侄女无一幸免,然后逼父亲高祖李渊逊位于他。
3. 都能征善战,身先士卒。亚历山大特别善于用骑兵,在战斗中经常冲锋陷阵与敌人贴身肉搏,甚至如敢死队一般第一个率先攻城;李世民常常亲自投身到战斗当中,公元621年,在围攻洛阳王世充的最后战斗阶段,他多次带少量骑兵部队或侦察敌情,或诱敌来攻,或直接带头突击、贯穿敌阵,他手中主要的武器是弓箭,能娴熟地左右开弓,与他经常配合战斗的是勇猛挥舞马槊的门神尉迟恭,二人一远攻,一近战,常杀得敌人不知所措。
4. 都是军事天才,擅长以少胜多。亚历山大远征军兵力仅3万多步兵、5000-7000骑兵。在人数上,远远低于波斯和印度等对手。而亚历山大之在劣势兵力下每战必胜,一生未逢败绩,其非凡勇敢和杰出的指挥才能起了极大的作用。李世民则是李渊起兵后最得力的战将,他在消灭王世充和窦建德等军阀的决战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战功彪炳,功高盖主。
5.对外开疆拓土,亚历山大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被埃及人尊为法老和神,被巴比伦祭司尊为宇宙四方之王;李世民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6. 都具有远见卓识,采用兼收并蓄的民族政策,善于团结不同民族。亚历山大利用波斯人治理波斯,印度人治理印度,后期甚至建立了亚洲兵团;李世民和亚历山大非常类似,对于依附的各族,他一般不改变其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对于归附的少数民族首领也很信任,不少人被授以高级官职、册封爵位。
7.对文化发展突出贡献。亚历山大使希腊文明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使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李世民开启贞观之治,奠定唐朝百年强盛基业;话说海外华人自称“唐人”,还是承太宗李世民的福泽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70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知的资本论:茑屋书店的经营之道》读后感_1000字

    《知的资本论:茑屋书店的经营之道》读后感1000字 早上读完这本小册子,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去逛过实体书店了,最近一次去书店也是大概四五年前去深圳出差,逛了一下诚品书店。那次印象…

    读后感 2022年9月6日
    203
  • “故乡”的崩塌——《故乡》读后感800字

    “故乡”的崩塌——《故乡》读后感800字: 回归《故乡》本身。无论是闰土还是杨二嫂,在“我”幻想的故乡中都是美好的;当然,曾经整个故乡都是美好的。几十年远离故乡,“我”在心里以接近…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5
  • 童年的回忆―― 读《城南旧事》有感400字

    童年,应该都是美好的吧。就像一架风车,每当风吹来时,它都会快乐地转动着。就像《城南旧事》里的总是有着自己的欢乐。 每当我读到“冬阳童年骆驼队”里面的小英子“看骆驼咀嚼草料,上牙下牙…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89
  • 开天辟地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从《中国古代神话》中,读到了一篇叫作《开天辟地》的故事,主要写的是一个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如果来慨括一下,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是混沌在一起的,像一个大鸡蛋…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82
  • 《武松打虎》读后感800字

    它主要讲的是武松来到一家酒店,见门前挂着的旗子上面写着:“三碗不过冈”五个大字,便进去喝酒。武松觉得店内的酒香醉人,便连喝了三碗,又让店家上酒。岂料店家竟不卖了。店主说:“这酒很厉…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104
  • 读《不向命运低头》有感600字

    做一只暴风雨中的雄鹰――读《不向命运低头》有感 读了《不向命运低头》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分。 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张海迪阿姨在因病全身三分之二瘫痪的情况下,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