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读后感900字
《传承》
人活一世,总该为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这个命题也许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不时闪现,不管你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也许有人认为留下金银财宝、房产、金钱就给后人留下了幸福,自己就会借此心生满足感和荣耀感,但你不见官二代富二代的落寞悲惨、堕落萎靡,贫家子弟的顽强奋进、飞黄腾达吗?这充分证明物质财富只是短暂的拥有,甚至是滋生惰性与邪恶的温床,精神财富才是永恒的。心灵的相通,情感的共鸣,会使我们与儿孙后代永不分离。
“书香门第,忠厚传家”是我老父亲留给我永远的记忆与传承。他老人家一生向善,不求回报,时时都在为邻里、友人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因而也赢得了全村人的尊重。父亲年轻时是风云人物,曾考上中专却因大伯当兵入伍,自己留下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全镇有头有脸的人没有不认识的,曾在大山石料厂、村大队部任职,文革时期是领军人物,在无棣四中干过挂职副校长校长。我的家庭在乡里也算是名门望族,父亲兄弟五个,大伯是兖州矿物局工资科科长,四叔曾任县油棉厂厂长,五叔是高级知识分子。最值得全家人骄傲的是三叔,他在南京军事学院五年本科毕业后,历任作战科科长、团长、沈阳军区空军独立师市长,授大校军衔,为高级将领,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家庭的熏陶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人的涵养与素质不是凭空做做样子的。我们现在感叹国民素质差,那为什么不从我做起,从家庭教育做起,把坚毅的性格、淡定的处世态度、高尚的情操留给我们的后人呢!
2016年春节,八兄弟齐聚我新居,中心议题就是写“回忆录”,把自己半生的旅程记录下来,把自己的心灵感悟记录下来,把某种精神传承下去。我们都不是文学巨匠,也不会玩文字游戏,我们不想显摆自己的文学素养,不想咬文嚼字、卖弄风骚,只想用朴素的文字记载那些逝去的青春年华,追忆匆匆岁月中的快乐与忧伤。讲述故事,诉说感想,告诉后人,我们平淡的人生也有精彩,我们的奋斗历程应该得到尊重。
为此,我赋词一首,作为开篇之语。
——清平乐·重温誓言
“重温誓言,昔日情景再现。相识相知三十年,人生如梦如幻。忘无可忘闲冗,奔驰石火光中。今日执笔在手,携手焚香煮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