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三十周年纪念版》读后感800字
从龙应台的人生三部曲一路看下来到这本《野火集》,画风突变,从一位有着温情细腻笔触的母亲、女儿到一位有情怀、悲天悯人,有社会责任感而言辞犀利的社会批评家。
《野火集》写于30年前,在当时引起了两岸四地华人世界的强烈关注,在台湾掀起了一阵阵社会运动的热潮,不得不说台湾现在的政治体制与其影响不无关系。书中有批评家甚至指出台湾人现在的“过分生气”是《野火集》中那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余毒”。从《我的台湾意识》一篇中可窥见台湾基于其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导致民众主人翁意识的缺失,对许多人来说,台湾只是临时寄居地,只是反攻大陆的基地。故而龙应台提倡台湾意识,一种家的意识,让下一代认识到台湾是一个有文化有历史有未来的地方。
时至30年后的今天,她所反映与抨击的社会问题仍是我们大陆所面临和所需改善的。如环境问题——包括过度开发的自然环境问题、假药毒食品的生活环境问题,涉及国民素质的社会环境问题;教育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教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个性,盲目地服从权威,更严重的,他们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作者所说:他可以读十篇爱伦·坡的谋杀小说,每一篇都读懂,但不能够综观十篇整理出一个连贯的脉络来。他可以了解苏格拉底为什么拒绝逃狱,也明白梭罗为什么拒绝出狱,但这两个事件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他不知道。他可以说出诗人艾略特对艺术独创与模仿的理论,但是要他对王三庆的仿画事件发表意见——他不知道,他没有意见,他没学过,老师没教过,课本里没有。传统缺失问题——如现代化建设浪潮下,那些充满童年回忆的石板路不见了,那些承载着文化传统的建筑不见了。如在城市建筑设计上,对西方的理念与具象拿来就用,而非立足自身特色,创造符合当地人文气质的东西。
2010年时,应马英九的邀请回台湾任文化局长,致力于文化遗产、耆宿故居等的维护与利用,如把宝藏村成功改造成民俗村。她将自己的文化理念通过政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