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读后感900字
头头是道,津津有味
人生短短,酸甜苦辣少一味都不圆满,况且哪一味多寡也不是你说了算。
这本《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看了好久,读完想理个脉络出来又读一遍,还是有点儿混沌。它和一般的鸡汤不同,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功学。因为是信件的关系很多内容会换个马夹多处出现,论证也不是很系统。但是朱老在这几十封信件中慢慢的解构了自处和相处之道,字字珠玑,常有醍醐灌顶之感。
朱先生在倒数一篇讲他在港大的学习和生活:不会说话、不会下棋、不会打台球、没钱吃广东菜、读书也不行、考试全班倒数第一,被同学起绰号Three wise man。我很好奇这个“异样”的“北京学生”,怎样一步一步变成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答案多多少少藏在前面的多封信中。
按朱老师的意思,完美的人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有强健的体魄+科学家的头脑+宗教家的热忱+艺术家的胸襟。言简意赅,也不难理解,可是年轻的时候忙考试忙生存,常常顾此失彼。等到中年,理想和未来都有了一些框架就会想要摆脱人浮于事的喧嚣,追求内心的丰盈和安静。即要锻炼理智又想陶冶性情,有跑马的,有读四书五经的,有修禅修道的,有练琴棋书画的,好不热闹。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挣扎着在有限的世界中做个自由人。在一顷刻一顷刻的生命中求真善美,认真演戏和看戏,求皆大欢喜,能活在当下,像草木虫鱼一样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对己牢记此身此地此时,不拖延不推诿;和友则求自在,各自欢喜。在多元宇宙开疆辟土,也像狡兔三窟,总有一处角落安身立命。生命脆弱,文学音乐和艺术+山水田园都将丰富一个人内心的生态,让你即使独自一人时也不孤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顺着自然的本性生活。如若工作中要顾及人情事故需要事事周全,在大自然里就可以尽情呼吸奔跑跳跃,可尽情享受做真我的片刻。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站在一定的距离审视自己的内心和生活,喜欢自己当下的样子就好。苟且有时,诗和远方亦有时,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生活本来的面目,亦因不完美才有更多的期待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