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全五册)》读后感1600字
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化呢?就是没有个人私产的文化。相对应的是有个人私产利益考虑的文化,如:现在的比较流行的小资,就是资产阶级私有文化的产物。我们革命就是要革掉两千年来人类历史上一切私有文化,马克思认为这是一切剥削的根源。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要用非私有文化(公有文化)干掉私有制文化。私有制文化的代表是谁呢?主要代表就是知识分子,这些人是牛鬼蛇神,要横扫。慢慢的发现,说有知识就反动容易引起误解,调整一下,加个前缀“反动”,反动学术权威。反动的国名党都不在话下,何况手无寸铁反动的知识分子,必须拿下。此为费话,还是摘录一下随想录印象深刻的句子以证明我度过。
对于他的作品,他说人是十分复杂的。人是会改变的。绝没有生下来就是“高大全”那样的好人,也没有生下来就是“座山雕”那样的坏人。所以他小说里的人物从来不是一好全好,一坏到底。事物永远在变,人也不会不变,他自己也是这样。巴金说:随想录是我的经历、我的回忆、我的感激、我的自责、我的爱憎、我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以及我的曲折的人生道路。人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是无止境的,追求也没有止境。巴金这一生也写不出一本毫无缺点的完美的作品,不过我一直希望在自己作品中少出现毛病。做人也一样,也许他只有一个愿望: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
对于文革,他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法西斯暴行?他认为与个人崇拜、神化权威是分不开的。所以他认为应该独立思考,少说空话、埋头实干的好。为此他四次谈骗子,五次谈讲真话。可是讲真话并不容易,1.是很多人把“家丑不可外扬”这句封建古话当做处世格言,不让人揭自己的疮疤。 我们始终纠缠在“家丑”、“面子”、“伤痕”等等之间的时候,他看到了本质的东西。不写,不演,并不能解决问题。他说:“讳疾忌医究竟好不好?我的回答是:不好。但也有人不同意我的想法,他们认为:你有病不讲就没有人知道,你的体格本来很好,可以不医自愈,大病化为小病,小病化为无病。这种人自己生了病怎么办?难道他们不找医生?不吃药?从前我很老实,现在我的脑子比较灵活些了,尽管有人说我倒退,写的文章“文法上不通顺”,可是我看人、看事却深了些,透了些,不大容易受骗了。”2.请神容易送神难。四人帮靠说假话起家。包括巴金自己,相信过假话,传播过假话,别人“高举”,他就“紧跟”;别人抬出“神明”,他就低首膜拜。他说:五八年大刮浮夸风的时候我不但相信各种“豪言壮语”,而且我也跟着别人说谎吹牛。3.不让文革再次发生,最根本的肃清我们自己身上的奴性。大家都肯独立思考,就不会让人踏在自己身上走过去。他四谈外孙女的学习,认为填鸭式教育是无法培养出独立自由的现代公民的。4.说真话常常被认为喜欢发牢骚,更容易受排挤,遭冷落。讲真话并不容易,人们习惯于听好听的话,也习惯于讲别人爱听的话。不少的人善于看别人的脸色讲话:你喜欢听什么,他就给你讲什么,包你满意。更多的人听到不“满意”的话马上板起面孔。对他们,话并无真假之分,只有“入耳”与“不入耳”之别。
巴金谈了很多文革的憎恨,我一开始有点觉得他太情绪化了,试图放弃,但又坚持了两小时就决定要读完了,因为我发现这与他反对封建关系、追求民主自由是一脉相承的。他说:“一切旧的传统观念,一切阻止社会进步和人性发展的不合理的制度,一切摧残爱的势力,它们都是我最大的敌人。”他的所有作品都是写来控诉、揭露、攻击这些敌人的。比如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 写中国给“四人帮”蹂躏了十年,千千万万的人遭受迫害,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三代人的身上都留着“四人帮”暴行的烙印……也不过是为了给“十年浩劫”作一个总结,给后人以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