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读后感_2300字

《中国的疼痛:国民性批判与文化政治学困境》读后感2300字

这是一本争议较大的书,或贬或赞大家读后会持有针锋相对的观点。先大致梳理一下作品的内容吧!

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文化服务于政治,它实际上是统治者对被统治阶层精神上统治的一个手段。一个国家尊崇什么样的文化,是由统治者决定的,通过知识分子传播于大众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样,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也是由统治阶级决定的,其目的也是为了服务于国家的政治,其最终作用是为了实现国家对人民的统治以及国家对国家的侵略。无论大小范围政治博弈的最终目的是则是为了对地球上资源的掠夺。(这是从书中我得到的观点)

中国近代文化传承的脉络

1以林则徐为代表的的先知先觉者,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

2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主要致力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改造,

3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代表的改良派主要致力于民权的伸张和政治制度的改造,

4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一举颠覆了王权,以民权的名义建立了中华民国,算是完成了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造,可是中国并没有旧貌变新颜

(以上前贤在致力于中国改造工程的时候,都是立足于上层社会、针对着上层社会用力)

5.陈独秀、鲁迅、胡适为代表的五四精英群体将历史的注意力引向思想、意识形态、文化、教育、国民精神等务虚的领域,对西方文化相见恨晚.在对比中西各个领域之后,提出进行全盘西化的观点,认为任何外族的文明都可以吸纳,但是任何外族对我们的压迫和统治都是应该反对的。并提出“无论改造国家、社会制度还是引进东洋和西洋的思想文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新的方式组织中国的社会资源和力量,抵御东西方强盗国家的侵凌与掠夺,而不至于天天忍受被压迫、被掠夺的耻辱”的观点。

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精英群体推行全面工业化

7以费孝通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重新梳理历史,对全面西化的观点开始反思。

全民性批判观念的提出及作者的观点。

鲁迅等精英团体将工作的对象调整为社会中下层的普通民众,因为这些普通民众才是文化的最广泛的承载者. 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存在,国民性是这种文化精神在国民身上的性格体现,改造中下层普通民众的文化习首先是对这一切不良习性予以否定和批判。

全民批判的展开以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写的《中国人的气质》一书的出现,对鲁迅文学创作的影响、推及出的社会影响以及对中国命运的深远影响切入的。对鲁迅在传播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提出的异议正是本书的争议所在。

作者认为鲁迅等人无形中成了西方文化侵略的传播途径。史密斯作为一名传教士来到中国的目的本来就值得怀疑,所以他的言论带有片面性和目的性,尤其是他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重视这一事实更说明问题。中国的地大物博和人口众多所体现的经济价值,成为了千百年来西方列强侵犯的目标。但是侵略是需要一个合法的理由的,除了武力争夺,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国人进行精神上的摧毁。提炼几个作者的观点: 1宗教和人文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把传播者置于劣势和卑贱的地位,乃是为了为自己的宗教传播和人文文化传播制造传播的理由,也就是为自己的统治制造合法性依据。2西方人在掠夺中国的过程中,习惯于将所有人性的弱点说成是中国人独有的特点,这体现了他们在人文上的无知和无耻。从葡萄牙人皮列士到英国人义律,再到美国人伯驾和雅裨理,西方商人和政客对中国国民性的判断和批评,不过是为鼓动西方政府对中国实行暴力征服和武装占领而有意制造的舆论,是西方世界庞大无边的殖民事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批评跟中国人的真实文化状况,或许不是完全没有关系,但是从西方商人和政客的主观愿望来说,他们批评行为的动力,乃在于按照他们的需要塑造中国国民的性格,以便使得中国人的性格特征有利于他们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3上帝流向东方的时候,东方的财富大规模流向西方;美国模式流向东方的时候,东方的财富大规模流向西方;普世价值流向东方的时候,东方的财富大规模流向西方4以鲁迅、胡适为代表的中国精英群体主动放弃中国文化,接受并崇拜西方文化,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上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民性格等等进行卑贱化描述和批判,实际上就是成全了西方的霸权和利益——虽然他们的主观意图未必如此。5为什么在二战以后,西方人对于东方世界的资源、利润、劳工、政治、文化都获得了控制权,原因之一在于像中国这样的弱势国家,大多接受并崇拜以西方人的利益和尊严为核心的西方文化。6接受了他们的文化,就必定会自觉地围绕他们的利益打转,就必定会不自觉地为他们的利益服务。7当中国学者沉迷于美国所推销的“美国模式”的文化价值的时候,推销“美国模式”的美国学者却只关注这个概念控制世界的战略意义(政治角度)和它所能折算的利益(经济角度)。8一种意在激发中国人奋起自新,以图摆脱西方国家的殖民统治的学说——国民性批判学说,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为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推行殖民与精神奴役鸣锣开道,只能是将中国社会的经济行为组织到西方殖民者所建构的政治框架和利益框架之中。这是鲁迅等国民性批判的提倡者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还提出几个观点,我精简三个,供大家思索。既然所谓合法的宗教和迷信都是一种精神崇拜,外国人口中中国人的迷信(代表愚昧)是否尤其评判价值?中国近代大量外资合作的背后会不会有经济侵略的嫌疑?梁启超曾经说过:“所施于中国者,则以殖民政略为本营,以铁路政略为游击队,以传教政略为侦察队,而一以工商政略为中坚也”这句话是否有一定的道理?

我读完这本书最想思索的一句话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这句话到底应该怎样解读?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27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精益数据分析》读后感_3000字

    《精益数据分析》读后感3000字 《精益创业》告诉我们,不要销售你能制造的产品,而是制造你能卖出去的产品。这条看似质朴的话,却道出了创业的核心逻辑,能够帮助创业者避免陷入摊大饼的误…

    读后感 2022年9月9日
    233
  • 《猪长翅膀了》读后感700字

    有爱才有希望 2020年快乐而充实的中,我阅读了许多的书籍,印象最深刻是还是两色写的《猪长翅膀了》这本书,他是一位很出色的童话小说作家。 这是一本幻想文学丛书,内容很独特,把看似不…

    读后感 2022年6月17日
    153
  • 《科学的发现》读后感300字

    敢于怀疑――《科学的发现》读后感 在科学中,总会有一些貌似正确其实又不正确的观点。如果因为这些观点是出于某些权威人士之口,我们就不去辨别验证它的真实性,那么,有些真理可能永远也不会…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228
  •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2000字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2000字: 《人性的弱点》是2006年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戴尔·卡耐基。该书是风靡全球的自我教育与成人训练的范本。 读了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我…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8
  • 《红船领航》读后感600字

    永远的红船,永远的精神 【第1篇】 这个学期一开始,我就认真阅读新发的特殊读本《红船领航》。它向我们展示了众多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并发展成为执政党的光辉历…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74
  • 《我们无法再享有天真和浅薄》读后感_1000字

    《我们无法再享有天真和浅薄》读后感1000字 愿你走出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适合女孩子看,我也想说OMG 我想把那些适合女孩子的书都看一遍,然后认真的推给你们。书名起对了真的很重要,…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