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读后感500字
由于起家的艰难,毛终其一生,都没有摆脱斗争思维,这是所以在其主政后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抗战时期是统一阵线,打了多少不说,主要斗争对象是日本;然后是内战时期,斗争对象是国民党;建国以后,斗争对象是民国遗留的资本家;大跃进以后,斗争对象主要是知识份子,尤其所谓走资派;文化大革命开始,斗争对象终于变成了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而伴随整个斗争历程主要主角,是曾经主导中国下层的最广大的地主群体。
这是革命的历程,1976年截止,政治是主旋律。
用政治哲学的语言去描述,邓其实是个实用主义者,美国式的,杜威式的,詹姆斯式的。1955年邓拒绝接受元帅军衔,80年代末拒绝国家主席的权位,也很好的证明了邓的实用主义格局和态度。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吃饱饭,能够有发展,能够做一点事情。邓也搞运动,不过是经济运动,不是政治运动。倍数精确的翻番计划,具体到多少菜多少汤的小康水平,黑猫白猫,摸着石头过河,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运动。
这是改革的历程,1978年开始,经济是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