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读后感_500字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读后感500字

由于起家的艰难,毛终其一生,都没有摆脱斗争思维,这是所以在其主政后期失败的主要原因。抗战时期是统一阵线,打了多少不说,主要斗争对象是日本;然后是内战时期,斗争对象是国民党;建国以后,斗争对象是民国遗留的资本家;大跃进以后,斗争对象主要是知识份子,尤其所谓走资派;文化大革命开始,斗争对象终于变成了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而伴随整个斗争历程主要主角,是曾经主导中国下层的最广大的地主群体。

这是革命的历程,1976年截止,政治是主旋律。

用政治哲学的语言去描述,邓其实是个实用主义者,美国式的,杜威式的,詹姆斯式的。1955年邓拒绝接受元帅军衔,80年代末拒绝国家主席的权位,也很好的证明了邓的实用主义格局和态度。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吃饱饭,能够有发展,能够做一点事情。邓也搞运动,不过是经济运动,不是政治运动。倍数精确的翻番计划,具体到多少菜多少汤的小康水平,黑猫白猫,摸着石头过河,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运动。

这是改革的历程,1978年开始,经济是主旋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279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读后感_800字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读后感800字 一个家,一群人,但不止一群人,还有一桌饭菜和一堆话语。文化大革命年代的人似乎都会有所成长,不论是对现实的认识,还是对自我的认知,都有收获和感悟。…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229
  • 《将心比心》读后感作文400字

    这是个古代流传下来的小故事:陆慧晓知道农夫十分辛苦的从大老远跑来,于是热情的招待他。因为陆慧晓最讨厌别人对她无礼,所以她对农夫十分尊敬。 看完这个故事,它让我懂得了对待别人就如同对…

    读后感 2022年8月7日
    90
  • 《马兰的歌声》读后感200字

    《马兰的歌声》读后感 里,我读了《马兰的歌声》这本书,讲述的是邓小岚坚持给马兰村的孩子组建乐队,带来歌声的事迹。 马兰,一个宁静的村庄,也是一个贫困的小村庄,孩子在仅仅拥有几件间破…

    读后感 2022年6月2日
    169
  • 读乡土中国有感400字

    读乡土中国有感400字: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土地养育了我,这话不假,泥土里刨出了吃食,刨出了学费。我在农村长大,和我一般大的,假期、周末大…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37
  •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300字

    【第1篇】 里,我看了一本三毛流浪记。阅读完了,就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还迫不及待的读了第二、第三遍呢! 三毛是个拨刀相助,碰到困难决不退缩的孩子,他常常被坏人欺负。在那个时代里,三毛…

    读后感 2022年7月2日
    91
  • 《滴水穿石》读后感400字

    学了《滴水石穿的启示》这一课后,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可以成功,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麻烦事,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也一定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记得…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1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