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_900字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读后感900字

坛经禅趣

中国的禅宗是有意思的,可是它之所以有意思完全是为了适应国人,佛教从印度而来,或许有禅宗的影子,但是把其发扬光大的还是从六祖慧能以后,大家才明白还居然还可以入佛。

总觉得禅宗这一教派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理念鲜明,它的口号“人人皆可成佛”让信众们觉得自己在茫茫苦海中仍有着一丝机会脱离,首先是肯定人心中的佛性,这一把火从人们心底烧起,不管信不信我,都要相信自己总没错的。

在人人都有可能成佛的前提下,就必须提出自己的方式,如何能够成佛?

五祖弘忍的两大弟子,六祖慧能,和神秀,虽然禅宗史真假难辨,但是留下的往往是适合的,顿悟和渐悟两者不仅是体系的不同,更是有禅宗理念的分歧。

从六祖以后的禅教,开始打着各种机锋,指天指地,骂佛,打人,企图让人能够如梦初醒,悟得大道,可这种方式有没有用?为什么有用?

禅宗通过各种机锋,比如骂佛不过是塑像泥胎,这时候弟子便会记得,他必然不会理解师傅好端端的骂佛干什么,不理解就会日思夜想,挑水想,砍柴想,吃饭想,这个念头在他心底扎根,几个月,或者几年后,就不再是一种念头,而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长久以来思考这个答案让他特别痛苦。

或许有天,他住了一间破庙里,夜里念经时,忽然听到有什么东西倒地,睁眼一看,原来是佛像年久失修损坏了,看到这一幕,想到师傅几年前的话语,他必然大悟,这就是顿教法门。

顿教似心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不过王阳明把理念换成了孔子的儒学宗旨,所以他才会自诩为孔子门人,因为最简单的往往最有用。而渐教,“时时常拂拭,勿使染尘埃”,而理学又几分相似,朱熹说,今日明得一理,明日又驱除一个念头,所以“格物致知”,也就越来越符合天理人道了,顿渐两派争斗,和心学理学的争斗又大体一样的。

说到底是换汤不换药的,佛教作为外来教派,在中国能够延续至今,它必然会适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了解它如何适应和变化的过程,才是最有意思的事情,有趣到最后也许会一不小心成了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28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抗震救灾英雄少年》有感500字

    我读了《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在》这本书后,被少年英雄们舍己救人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让我记住了一群在灾难中英雄少年的名字。他们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临危不惧、坚强…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271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读书笔记350字

    【第1篇】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叫《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书,一翻开书,我就被这精彩的故事吸引了。这本书说的是爱丽丝因为追赶一只奇怪的,掉进了洞,因此,开始了她的冒险之旅。  …

    读后感 2022年6月16日
    113
  •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后悔药》读后感600字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后悔药》读后感600字: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此,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名叫《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首位迪斯尼签约作家,拥有“幻想大王”的…

    读后感 2023年2月10日
    27
  • 除去心猿,立地成佛——《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

    除去心猿,立地成佛——《西游记》读后感1000字: 一说起《西游记》,想必大家脑海里都会浮现出86版电视剧《西游记》,其中六小龄童饰演的孙大圣的经典形象,更是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

    读后感 2023年2月8日
    32
  • 《急智破案故事》读后感400字

    我的书橱里有许许多多的书。智慧故事、童话故事、科学故事、历史故事等等,我都非常喜爱。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我刚刚读完不久的《 急智破案故事 》 。 这本书很有意思。里面全是犹一个一个…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39
  •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的故事》读后感300字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时光老人和流浪汉的故事》这本书,我的感触很深。当我读到“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玩麻将,家产败光了!…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40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