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白先勇:从台北人到纽约客》读后感900字
前天心血来潮点开十三邀,看目录,当然选白先生那期呀……好遗憾除了get到白先生的精致儒雅没其他收获️——许知远和白先生完全没在一个频道,好遗憾~想起app里躺了一年多的书,是时候了
这本书是访谈评论集合,文字功底不错,对白先生履历和作品的讲述剖析很有立场角度也比较有新意(我文学理论和鉴赏知觉一般),收获满满:
1. 《现代文学》筚路蓝缕的创刊,由于一群有才华有理想有憨勇的年轻人,在台北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元老们内部自兴式的发展更成就了一部历史神话;
2. 从田纳西威廉斯引出南方神话的阴性书写,找到了西方文学中与白先生相呼应的人做对比分析,同是从女性视角致敬已经衰败的最后繁荣,在戏剧影视方面有广泛拥趸,并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作家;
3. 怀念美好年代的都会传奇,分析张白二人的文脉师承与文学视野:刻在骨子里的旧贵族骄傲、金瓶梅红楼梦的影响、着眼于上海十里洋场的默契、对悲剧人物的世故与克制;——每个角度各有异同造就了二者不同的人物境遇走向,终归白先生的男性贵族式悲悯让角色能引起共情但不至于厌恶;
4. 承自红楼梦的对仗,不仅仅体现在台北人的章节安排,也体现在纽约客的创作之中:夜曲对骨灰,一把青对孤恋花;北欧神话与希腊神话结合塑造两两对仗的人物:青与红,玉与金;台北人不仅仅是短篇合集,更是一部幽微长篇,细品各种关联,很是豁然开朗,感觉重读了一遍~
5. 牡丹亭和汤显祖的文学地位,与同时代莎士比亚,青春版游园惊梦的推广,在娱乐至死的今天白先生自是一身孤勇的发起属于自己的文艺复兴,理想主义的老人可敬又可爱;
6. 探索台北人风尘身世,八卦满满
美中不足之处:
a) 本身是访谈合集,所以内容多有交叉,篇章逻辑不甚清晰;
b) 对白先生的访谈多半是附和赞同之声,当然并不是不好,但总是少了些层次——跟许知远完全是两个极端,许永远站在对立面发问,符永远都是捧哏儿,学学李静中和一下,是不是更好?
c) 多次提及张爱玲外貌平平,套用弗洛伊德和Ellis分析张的写作心理本也无可厚非,但刻意的对比很失风度,与喜欢昆曲的高知分子着实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