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局8》读后感900字
历时一月,浅读此书。作为一部历史小说,我不止一次怀疑过它的真实性。直至今日,略有所感。古人以血著书,欲留后世的绝非仅是一段真实的历史。
每一段混乱的历史,都如同一株怒放的曼陀罗花,散发着嗜血的芬芳,战国的连天烽火点燃了多少男儿的血液。
喜欢此书,始于题材,迷于书名,陷于文笔,醉于剧情。随着阅读的深入,对战国的理解渐深,战争也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它变得沉重,不再同《三国》那般让我血脉贲张。
一将功成万骨枯,秦国一统天下的背后,是多少家庭的支离破碎。
商鞅变法使秦国脱离了奴隶制度,将这个曾经落后的帝国变为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战争机器。重农轻商,为其东出提供了超强的续航力,于长平将赵国耗死,一役而天下定。严格的军功制,极大程度地激励了战斗意志,将士奋勇杀敌,悍不畏死,虎狼之师令列国闻风丧胆。
然而这种近乎湮灭人性的法制,于和平年代却是一种灾难,强大的秦帝国也因此而走向灭亡。
此刻,兴许能体会苏秦心中的悲凉。助秦一统天下,尸横遍野不说,残酷的秦法必将陷百姓于水深火热,然秦法又是秦国强盛之根本,断不可废。若是天下纵亲,诸侯之间欲壑难平,又怎能相安无事。最终这个多情的男子终究选择了一条明知不可为的济世之策。
于近来说,张仪之横的确破苏秦之纵,但长远来讲,若张仪知晓强大的秦国仅二世而亡,还会不会将其视为一场胜利?以今人的目光,数百年的内斗,为的仅是诸侯之间的私利,苦的却是万万千千普通百姓,胜的又是何人?
魏军卫国屠城的惨状历历在目;琴师曲下万民水深火热恍若身临其境;长平之战,易子而食,45万赵国将士献身丹水,举国上下日日夜夜子哭其父、母哭其子、爷哭其孙、妻哭其夫,何其悲乎。那个暗无天日的时代,苦了多少平民百姓。
突然觉得以前的自己很可笑,将战争视为艺术,同赵括般将其看得太轻,甚至一度抱怨近年来祖国对外的软弱。古人以血著书终于是让我懂得,战争是残忍的。战国七雄尽数灭亡,他们用鲜血告诫后代:同魏赵般穷兵黩武,必亡;同宋韩燕般弱小,必亡;同齐楚般夜郎自大,必亡;同秦般不体恤百姓,必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愿祖国强大,世界和平!望嗜血的曼陀罗花不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