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读后感_1000字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读后感1000字

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这本书读起来之枯燥艰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苏联历史缺乏了解;再有就是这其实并不是一本消遣读物,作者奥兰多•费吉斯是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教授, 著名的苏俄史学者。这本是实际上是一本严谨的学术专著。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严格遵循了“口述历史”的特点,每个人讲述了自己在斯大林时代的生活经历和心力路程,给人的感觉就是絮絮叨叨。最有启发意义的是最后两章,斯大林已经死了,赫鲁晓夫都下台了,但是斯大林时代留给人们的烙印是永远无法消逝的,而且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这点倒是很符合最近公司财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即人们曾经的经历,会影响一个人日后的决策过程,比如大饥荒了,有军队背景的CEO啦。
至少有两点是值得思考的。第一,为什么在我们建国后的历史中会不断重复苏联曾经的错误?是人为因素还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 第二,今天我们很多高校的教务处会找一些学生揭发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不合适的言论,这样的安排是否考虑过对学生一生的影响,特别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影响?
【斯大林时代(1924—1953)既是一个全面控制时代的开端,也是它的高潮时刻。经过改造的苏维埃人,既恐惧政治权力,又对它无比崇拜。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成了“耳语者”——或藏身于角落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或暗中迎合,成为向当局告密的举报人。许多关于苏联的历史著作都聚焦于恐怖的外在现象——古拉格、逮捕、判刑、囚禁甚至杀害,却几乎没有人关注普通的苏联人过着一种怎样的私人生活,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所关注的正是最为广泛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在心灵,是第一部深入探索斯大林时期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口述历史著作。尽管在书中几乎每一页都能感受到斯大林的存在,但是《耳语者》并不讲述斯大林本人,讲的是,斯大林主义如何渗入普通人的思想和情感,如何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本书也并不试图解说恐怖的起源,或描述古拉格的兴衰;只想解释警察国家如何在苏维埃社会扎根,让数百万普通百姓卷入恐怖制度,或是沉默旁观者,或为积极合作者。正如俄罗斯历史学家米哈伊尔·;格夫特所说,斯大林制度的真正力量和持久遗产,既不在于国家结构,也不在于领袖崇拜,而在于“潜入我们内心的斯大林主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30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偷剧本的学徒读书笔记600字

    今天,我将作家郝周的一部作品《偷剧本的学徒》读完了。这本书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把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这本书讲的是抗战时期,梅城的一个十三岁农家少年连水…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210
  • 《时间机器》读后感400字

    今年,我看了一本有趣的科幻书《时间机器》。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时间旅行者使用时间机器在不同的时间经纬度上旅行,记录了他旅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 《时间机器》告诉我们:世界…

    读后感 2022年7月22日
    151
  • 《窗边小豆豆》读后感600字

    最近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名叫《窗边的小豆豆》,听说是日本第一畅销书,所以我就迫不及待地把它完完全全地读了下来,读完后,它立刻成为了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读完后的感…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88
  • 《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500字

    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要想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而我从《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中读到了许多我们做人的道理。 有一位拉小提琴的盲琴师总盼望自己的眼睛能够好起来,所以他四处寻医问…

    读后感 2022年8月5日
    73
  • 《不一样的数学故事》读后感500字

    今年跟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不一样的数学故事5》这本书,“书记水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在,我通过读《不一样的数学故事5》这本书,让我感受很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606
  •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800字

    1、《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800字 作者:刘果恩 在西方,有这么一部小说,他没有中国四大名著那样有名,没有《圣经》那样很古老,但18世纪欧洲著名思想家卢梭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每个成…

    读后感 2023年2月6日
    2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