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读后感600字
假如维吉尔活在现在 假如维吉尔到过中国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很久很久了,久到十几个星期,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以至于书的内容,牧歌的旋律,田园的轮廓,我都记不清了。
回不去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世界,识不到曾经的海岸,山川和田园。不知道这片蕴育了西方文明的欧洲大地,可还有牧歌悠扬,草木青青?放牧的人儿可还悠闲自在?但是在我的中国,这个蕴育并传承了东方文明的古老国度,我久已不曾听到牧歌悠扬,我只听到焦虑、喘息和哀叹,以及小心翼翼的诋毁和谩骂。牧人的羊群和牛马,我倒是时常会面,是在餐桌上,尽管难辨真假,尽管你以为是牛羊的仅仅是一只耗子。我想牲畜,除了以其制作的美味,还该有奔跑的姿态!我曾见识过畜生的眼泪,那无助的乞怜,无声的哀泣,无时不在剥蚀我的心脏。
田园在拆毁,牧场被掩埋,满地水泥结晶,处处高楼大厦,在这称为文明和城市的废墟上,早已消失了牛羊的哀鸣,只有被压榨的生物,同时变本加厉压榨自然的生物——人类在高歌,在啜泣。得意,哀怨,哀怨又彷徨……
假如维吉尔活在现在,假如维吉尔到过中国,假如维吉尔看到这样的文明大地,他可敢恬着脸皮赞美田园?他的牧歌,还能否问世?
一切问题,所有答案,都在焦虑急促的隆隆声里湮没,并不是诅咒,未必是揭短,之所以我时时剥开创口窥看,只是……“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不想再看她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