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知道答案: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读后感800字
我是一个爱做梦的人, 不是一直如此,二十岁之前做梦只是偶尔,但二十岁的那一年冬天,梦开始频繁的走进,像一头认得回家路的野兽般,填充着每晚的时间,美好型、恐怖型、故事型、景致型。
所以对于梦,我是又爱又恨。爱,在平淡的生活中倒像是一剂难得的调味。恨,有些梦让人太累,一长夜的时间,不停的被追杀,奔跑,着实有点残忍;而有些梦真心很恐怖,或许现实中会有些隐喻,但梦会夸大很多,让人午夜惊醒,不知所措。
自己的梦很丰富,所以我一直想成为一个写梦人,将自己的梦整理成文字,有时间自己也研究研究,但零零碎碎的抽象片段却不知如何拼凑,有些画面太美,心底震撼之余,文字难以描述,有些画面又太过虚无,无从抓起。
我一直认为梦并非凭空而来,人是有潜意识存在的。或者可以说梦是我们不能控制,机体自动发出的信号,也可以说人的潜意识比我们本身走的要细要远。
我也遇到过一些神奇的人,他的梦不止一次的具有预见性,在梦中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未来的场景,并在时间里加以证实。我也遇到过一件梦带来的神奇的事情,那一次我犯了一个错误,但是我用了两天苦苦寻觅,终是无果,压力很大,于是第二天的晚上,在梦里,我又开始工作,找错误,似乎是灵光闪现,我知道了被我遗漏的方向,第三天一早,迫不及待的开始顺着梦指引的方向找,很顺利的成功找到,我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一直被教育着科学、理性,人们的直觉渐渐在我们的成长下压抑。
可能我们直觉上觉得一个人有问题,却又被无可挑剔的现实而否决,公安破案凭直觉不行,你要有证据。
似乎直觉或是第七感总是不被科学世界认可,但他们总要有所出,人的潜意识不会那么安分的潜伏于心底。
于是,午夜梦回,在我们深度睡眠里,与我们相遇,或许不那么直接,但总有所指向。就像书中所说,一个人防御性越高,他们的梦会更加的婉转迂回,一个人防御性低,他们的梦可能会更直接一些。
就这样吧,除了梦知道的答案,其中有些观点还是很挑战我们既定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