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中秋节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月亮的祭拜,古代帝王有春祭日、夏祭地、秋祭月、冬祭天的礼仪。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才有了举家望月赏月之举,但并未形成习俗。直至唐代才形成了八月十五赏月团圆的习俗,中秋随之成为一种节日。到宋代时,中秋团圆举家赏月的节日习俗大为盛行,甚至夜不宵禁,堪比元宵!

因而,在古诗词中,唐代以前完全没有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而唐诗中的中秋之作也极少。即便是李白杜甫,也只有望月思乡之作,却无中秋思乡之作!只因在唐代,中秋节尚未盛行,人们有八月十五日望月相思的寄托,却无明确的中秋节日概念!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宋词中的很多中秋名篇,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一剪梅》等等,但唐诗中中秋之作很少,名篇佳作更是寥寥无几。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一首描写中秋望月的唐诗,此诗算是唐诗中少有的中秋佳作,其中一个名句更是传唱千古: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诗人王建,看起来比较陌生,但有一首大家一定很熟悉:“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首诗便是王建的代表作之一,可谓脍炙人口。而上面这首描写中秋望月怀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同样堪称绝唱。

诗中前两句写景,“中庭地白树栖鸦”描写赏月环境:中庭月色如积水空明,清冷素洁,树上鸦鹊也由聒闹慢慢寂静无声,一派萧瑟清美的赏月之景。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紧接着一句“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秋正是桂花飘香之时,这一句啊看似写人间桂花,但又仿佛暗指月中桂花!此时的诗人在这冷气袭人、桂香怡人的环境中赏月,而那广寒深处,想必也是露珠清冷,沾湿桂花,意境耐人寻味!

前两句描绘出了中秋之夜赏月之景,而后两句却宕开一笔,从一人望月联想到天下人望月,从赏月之事深化到相思怀远之情,意境由清冷之美转为阔大深远。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写出了人间所共有的秋思之情,似虚而实、含蓄隽永,蕴藉深沉!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境美极,中秋怀远之情更是表现地思深情长,感染力极强,这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堪称千古名句,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中秋佳节漂泊在外的游子离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42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家有名士文言文翻译

    家有名士文言文翻译   家有名士文言文翻译有哪些内容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家有名士文言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家有名…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96
  • 薛媛《写真寄夫》阅读答案

    写真寄夫 [唐]薛媛①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释】①写真:画人像。薛媛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4
  • 《竹里馆》鉴赏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

    古诗文 2022年5月23日
    160
  • 元宵佳节的古诗及译文

      导语:现在的元宵节不仅真正的笙歌春如潮,灯火不夜天,并且形式之下,内容才真正的是和平盛世亮笙歌。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元宵佳节的古诗及译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1、元夕二首   …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2
  •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祐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师鄜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①,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0
  • 谲判的文言文翻译

    谲判的文言文翻译   谲判是指做了好事反遭诬陷,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大弊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谲判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的阅读。   谲判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乾隆间,苏…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