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中秋节最早来源于人们对月亮的祭拜,古代帝王有春祭日、夏祭地、秋祭月、冬祭天的礼仪。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才有了举家望月赏月之举,但并未形成习俗。直至唐代才形成了八月十五赏月团圆的习俗,中秋随之成为一种节日。到宋代时,中秋团圆举家赏月的节日习俗大为盛行,甚至夜不宵禁,堪比元宵!

因而,在古诗词中,唐代以前完全没有描写中秋节的古诗,而唐诗中的中秋之作也极少。即便是李白杜甫,也只有望月思乡之作,却无中秋思乡之作!只因在唐代,中秋节尚未盛行,人们有八月十五日望月相思的寄托,却无明确的中秋节日概念!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宋词中的很多中秋名篇,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一剪梅》等等,但唐诗中中秋之作很少,名篇佳作更是寥寥无几。

今天向大家介绍的便是一首描写中秋望月的唐诗,此诗算是唐诗中少有的中秋佳作,其中一个名句更是传唱千古: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诗人王建,看起来比较陌生,但有一首大家一定很熟悉:“三日入厨下,洗手做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首诗便是王建的代表作之一,可谓脍炙人口。而上面这首描写中秋望月怀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同样堪称绝唱。

诗中前两句写景,“中庭地白树栖鸦”描写赏月环境:中庭月色如积水空明,清冷素洁,树上鸦鹊也由聒闹慢慢寂静无声,一派萧瑟清美的赏月之景。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紧接着一句“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秋正是桂花飘香之时,这一句啊看似写人间桂花,但又仿佛暗指月中桂花!此时的诗人在这冷气袭人、桂香怡人的环境中赏月,而那广寒深处,想必也是露珠清冷,沾湿桂花,意境耐人寻味!

前两句描绘出了中秋之夜赏月之景,而后两句却宕开一笔,从一人望月联想到天下人望月,从赏月之事深化到相思怀远之情,意境由清冷之美转为阔大深远。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写出了人间所共有的秋思之情,似虚而实、含蓄隽永,蕴藉深沉!

唐诗中最经典的一首中秋诗,一个名句惊艳了千年!

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境美极,中秋怀远之情更是表现地思深情长,感染力极强,这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堪称千古名句,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中秋佳节漂泊在外的游子离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42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黄道周福建人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黄道周,福建人。家贫业农,事亲以孝闻。天启间入翰林。时在翰林者,多雍容养望,道周乃作《矫轻警惰文》以讽之,同列皆钦重焉。   辽事方急,毛文龙自诩镇江之捷,当关①者欲藉之收觉华…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0
  • 司马季主论卜

    朝代:明代 作者:刘基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东陵侯既废,过司马季主而卜焉。季主曰:“君侯何卜也?”东陵侯曰:“久卧者思起,久蛰者思启,久懑者思嚏。吾闻之蓄极则泄,閟极则达。热…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760
  •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注音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注音,欢迎阅读参考!   小石潭记   唐代: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3
  •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朝代:宋代 作者:文天祥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

    古诗文 2020年3月9日
    667
  • 中考文言文-论语·述而 译文

    中考文言文-论语·述而 译文  述而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6
  • 欧阳修《王公神道碑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公神道碑铭 欧阳修 原文: 公讳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公少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参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职。太宗嘉之,改礼部郎中。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