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星球:从中国到世界的天价垃圾贸易之旅》读后感1200字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只因这场烧了3个月的大火,全世界都在疯狂围攻中国!这一次我们绝不妥协!》文章内容是谈论中国禁止进口洋垃圾后各个垃圾出口国的反应,以及洋垃圾污染下中国环境和人的状况。文章煽动性很强,看此文章,可能会觉得中国过去几十年只是西方国家单纯垃圾倾倒场。文章中还提及中国部分重污染地区的情况,但有些地区的污染问题并不是洋垃圾造成的。因此这篇文章本身漏洞较多,逻辑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肯定不妨碍它成为10w+。
洋垃圾也就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进口洋垃圾,并非发达国家的“倾倒”,而是国内对此种资源的需求和经济上的考量。这些固体废料,由国内废品商人买进,经过机器和人工手段的分拣处理,回收其中可以再次利用的各种资源,比如铜、铝金属,废弃纸张等等,重新加工后,又销给了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本书中提及,以铜为例,在2012年,中国的铜产量为560万吨,其中275万吨都是通过废品回收再用得到的另外2018年数据显示,中国禁令颁布后,国内大量回收企业收不到足够的废纸,导致纸价格上涨,进而是出版行业受到一定影响。换言之,废物回收利用,属于循环经济产业的一部分,整个循环经济,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对于中国来说,是必须积极发展推广的产业。
那么进口洋垃圾有没有问题呢?当然有,回收的目的是为了环保,但收回本身也会对环境和人身体造成破坏。前面提到人工手段,也就是用手分拣出不同品种的材料,人体会直接接触到废品;进口的大量洋垃圾需要场地堆放,也会造成当地土壤、水质的破坏;再加上国内很多地方回收技术不成熟,燃烧废品造成空气污染,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只能扔掉或填埋,又会造成污染。书中以文安县为例,原来美丽的田园乡村最后变成垃圾回收站,虽然当地人赚到了钱,但代价巨大。
对于中国来说,禁止进口洋垃圾,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但需要面对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的消费水平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我们跟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每天都在产生巨大的生产生活废料。前段时间《奔跑吧兄弟》节目组到杭州市唯一垃圾填埋场进行拍摄,其中提到“杭州市现在一天中产生的垃圾是1.2万吨,也就是说只要三到四年就可以完全把西湖填满。人们产生垃圾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要是一星期都不处理这些城市垃圾的话,那么街道上将会是被垃圾笼罩并且泛着恶臭。杭州垃圾填埋场在07年至今已经填埋了1700多万吨的垃圾了。”
面对垃圾围城,虽然我们呼吁人们要减少产出废料,但肯定收效甚微,人都是追求更好生活的。对于个人来说,提倡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更为有效。国家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进技术,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现在也确实再做了)。
社会虽然大力提倡垃圾分类,却一直不受重视。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如果垃圾回收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个人的垃圾分类便只是求心安的行为,你分类的垃圾被带走后或许只是堆在一起简单处理,亦或者统一填埋、焚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