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一段你应了解的历史(六)(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品历史)》读后感800字
《春秋战国:一段你应了解的历史(六)》:一鸣惊人――楚庄王
亲眼目睹了父亲依靠流血政变,杀害自己的祖父来上台,在年轻的熊侣心中留下了深刻的阴影。联想到祖父熊恽也是靠兵变上台,熊侣对楚国宫廷的险恶心有余悸,担心自己将来一不小心,也会人头落地。这种想法影响了熊侣的人生,使他渐渐养成了谨慎、喜怒不形于色的性格,有极深的城府。
熊侣立志要改革楚国,重用人才,提升国家形象,而自己身为领导人更要学会宽容和诚信。
楚庄王熊侣刚继位时,为了迷惑朝臣,把自己扮作昏君,不理朝政,在昏君的外表下思考着明君的战略。熊侣处理完国内百濮人,蛮族人和庸国人的叛乱后,又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他开始将目光投向北方,中原各诸侯国中势力最大的就是晋国,晋国真正拥有实权的人物赵盾成了楚庄王熊侣的主要对手。小心谨慎的熊侣,避其锋芒、几次试水,总在寻找晋国的破绽。随着时间的流逝,双方国内都有不同的势力此消彼长,熊侣平定了国内最大势力若敖氏家族豆椒的叛乱,稳定了国内局势,把权利牢牢抓住了自己手中;晋国的赵盾则在与君权的斗争中也慢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虽说君权几移其位,但赵盾的地位却愈发巩固。赵盾死后,熊侣的对手换成了郤缺。晋楚两国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拔河”状态。直至楚庄王熊侣起用了名相孙叔敖,对楚国的内政和军队进行了改革,使楚国的国力和军力有了明显的增长;晋国的郤缺去世之后,优柔寡断的荀林父接替了他的位置,晋军分成了两派,他们相互扯皮、互相推诿,渐失人心,军力渐渐衰弱。楚庄王熊侣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灭陈破郑,直逼晋国边界,晋国将士不和,在相互扯皮中错失战机,以至于在邲之战中被动挨打,震动天下的邲之战,以楚军的大胜告终了。此战,晋军有一半的兵力伤亡,其中大部分是在渡河的时候自相残杀所致,晋国元气大伤。楚国由此登上了头号强国的荣位。眼看天下大势将定,楚国风光无限好时,楚庄王熊侣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