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全四册)》读后感_1200字

《光荣与梦想(全四册)》读后感1200字

列车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飞驰着。坐在这疾驰的列车里,体会着无与伦比的速度感,又讶异着空间上几百公里的距离竟然可以被缩小到以小时为单位来计量;此时若细细品读《光荣与梦想》,会令人产生很奇妙的感觉————时空在这里,在高速行进着的列车上,以奇异的方式交错、嵌入、重叠,我们置身其中,仿佛乘坐着时间之舟,飞矢穿瀑一般的重温着上个世纪这个庞然大物的形成过程;历史像一幕幕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这是美国的一部断代史,曼切斯特 先生对1932~1972年四十年间美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给予了场景宏大又细致入微的描述。从开篇罗斯福上台前黯淡前景的铺陈,到美苏争霸的蛮牛之斗的描写,最后水门事件尼克松黯然离去的感叹,作者以朴实无华的笔调记录了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国家(POWER)的迷惘、自负、躁动不安以及积极自信,乐观向上。是的,当看到上世纪30年代胡佛治下的美国,在经济危机时期,女人们为了维持生计,竟然出卖肉体以换取仅能果腹的面包,而端坐在白宫里的总统,仍然要维持奢华的中世纪进餐礼仪,你很难把它与现在这个强调所谓民主、文明的国度联系起来;尤其是读到臭名昭著的麦卡锡议员的龌龊(竞选)手段,你不得不和作者一样感叹,是在最后一刻上帝拯救了美国(量子力学说,上帝总是在掷色子,显然,那个时候,美国的运气很好。)而不是美国所谓的民主制度优越性保证了它的独一无二。 我们说读史可以知兴替,不论是本国的历史还是他国的历史,皆可以为镜;知己知彼,才能更有信心的面对未来面对一切未知。罗斯福说过:“我们唯一感到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这句话也可作为我们——这个曾经的世界大国——的警句而铭刻于心,问题是我们做好准备了吗?准备好了去认识即将到来的所谓“复兴”之后的“恐惧”?抑或是仅仅本能的“恐惧”本身呢?美国是我们的前车之鉴,而不应该是我们的样本。在我们没有能力像我们的祖先那样输出价值观,用我们的软实力征服世界之前,请不要说我们是大国,也不要说我们是大国民;现在的我们,充其量,是大国寡民!在我即将动手写作的这本书里(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能把它坚持写完的话),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威廉·曼切斯特 先生的《光荣与梦想》的启发,在此谨对其表示敬意!(他的严谨、客观、大气足以让人对其肃然起敬,无愧于一个大国民的风范、气度!)在这里,我将借主人公(小人物)之口对所谓的民主与专制展开讨论,实际上,就世界上最强大的民主国家美国的发迹史来看,恰恰是罗斯福的专制拯救了美国,又恰恰是麦卡锡之流借民主之手差点毁了美国————现在的“自由世界”又正在用这一手段试图摧毁整个世界!
屹屹孤城独守难
祖邦西望客军单
大同江上中秋月
常照英雄白骨寒
—— 张锡銮 平壤-玄武门战败 甲午年祭
所以,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59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苹果酒屋的规则》读后感600字

    《苹果酒屋的规则》读后感600字: 看书的意义是什么,对我来说,是缓解我焦虑情绪的,并让我增长一些领域的知识。在那么一段时间,我可以沉浸在书里的世界,内心平静和谐,让我觉得很舒服。…

    读后感 2023年2月13日
    39
  • 《大众哲学》读后感_2300字

    《大众哲学》读后感2300字 【读 大众哲学】 我从小崔的微博8里偶然听到说《大众哲学》是他的哲学启蒙书,也是当年毛主席的书单必列,还专推荐给了毛岸英。也听人说,老蒋在兵败后,有感…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382
  • 《给爸爸打工》读后感500字

    里我读了《给打工》,深有感触,文章讲述了一个美国让自己的孩子小帕戈尼斯从六岁开始,便在他家的餐馆里打工,想从小就磨练他的意志。小帕戈尼斯由于小时候养成了吃苦耐劳,严格自律的品格,参…

    读后感 2022年7月5日
    358
  • 《黑天鹅紫水晶》读后感800字

    无疆――读《黑天鹅紫水晶》有感 “一卷尘封已久的羊皮日记,一段代代相传的血海深仇,一场人与天鹅的恩怨故事,一份生死相依的珍贵感情。”这本书讲述了一个野生黑天鹅家庭的故事。 一只名叫…

    读后感 2022年7月26日
    106
  • 《初春的海》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期间,我读了《初春的海》这本书。作者张炜从小生活在海边,与是亲密无间的好,他的经历与我们的生活截然不同。在这些文章中充满了情趣,色彩明快、鲜活多姿,每一个故事都仿佛一首…

    读后感 2022年6月28日
    184
  • 《虚实之间》读后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看完柴静的《看见》后,我便对“名嘴们”的书籍产生了兴趣。于是一本由央视财经频道记者芮成钢写的书&m…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