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读后感800字
听过很多次这一本书,从初中历史就背起,却从没看过。原因当然有很多。后来想看这本书是因为听丁玲的轶事听得多了,也感兴趣起来。
我好奇丁玲这样一个优雅浪漫主义的女作家写历史、写农村、写革命该是怎么样的。我以为她该是像大多数女作家一样把一个个体放在整体环境中来写的。不过只看了前几页就让我惊叹了,而后越来越多的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形象。不仅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见证了那段真实的历史,也还有许多思考。关于人性,关于革命。书里特意有一章叫自私,丁玲把人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完全展现了出来。这部作品能够被载入史册,最大的原因就是它的真实。现实主义的,它把一个人物剖析得很全面,读完让人觉得真实。每一个人,不论是斗争的村干部还是村里的封建势力,每一个人都很真实。这才是真正的人民,这才是真正的革命。
关于革命和批斗,我觉得丁玲在当时就有所思考。革命的过程大多是这样的,在今年春节档的电影《健忘村》中就有这样的主题:革命开始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革命结束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了。可是,我们是人,我们一定要保障我们有争取自己利益的权利,才能去考虑争取利益的多与少。在今天,公平缺失,很多人往往招想到利益的多少,才会去争取权利。然后,应有的权利都被该得利益多的人争取了去。不过这是题外话,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争取本该得的权利好像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是黑妮和刘满。是非分明,敢做敢说。最厌恶的就是张正典、任国忠、文采这类的人了,爱慕权势,手里有根鸡毛恨不得当黄金用,两面三刀,爱慕虚荣。可是,看看现在,那些有点权力的人不都是如此么?不知不觉想过去那个年代,在书中,他们三个不都被群众和更好的领导处置了,如文采也多了些改进。可是现在呢?大家都削尖了脑袋想着怎么样讨好那些人,怎么样变成那些人,果真是时代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