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的游历》读后感_1100字

《无知的游历》读后感1100字

看完了全书,意犹未尽,忍不住又翻回到第一页,把编辑叶南和作者陈丹青写的序和前言又看了一遍。叶南称,“在我的视野里,论文字和见地,陈丹青是两者综合评分最高的作者。” 我觉得这其实并不是客套的奉承或者惺惺相惜的鼓励,而是对很多专业写作人士的嘲讽。

我最初接触到的是《退步集》,忘了是什么时候读到的,但是那些辛辣不刻薄的文字,透着朴实又幽默的气度让我记住了陈丹青这个名字,然后才知道他原本是个职业画家,文字仅是他在本职工作之外的业余爱好。

中国之大,各种级别的专业作家多如牛毛,文字功底深厚或者技巧高超的人一定很多,见地(所谓见地,大概就是能够正确认识事物面貌和本质,还有它的相关历史和未来发展的意思吧)独到的也大有人在,甚至同时具备两者的人也应该为数不少,但是少有能像陈丹青这样有勇气承认自己的无知,然后诚实地把自己的见地变成文字公诸于众的。

《无知的游历》与我而言是感知的游历,九十年代初我曾经在圣彼得堡游荡了一年,名义上是去留学,虽然也按时上课,只不过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时对俄罗斯的文化,艺术,建筑,历史,完全一无所知,虽然四处闲逛开心是挺开心的,却是真正名符其实的无知的游客,如今读着陈丹青的文字,感受着他对文学及艺术的热爱和历史的深思,似乎那些当年去过没去过的地方,那些听过没听过的人名,慢慢地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些印象,希望将来有一天,还有机会再去游历一番。

文学,绘画,音乐之间存在着奇妙的联系,在陈丹青的字里行间不时可以感受得到。书中介绍了众多的文学巨匠,名著片段,绘画作品,还有音乐名人名曲,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根本目不睱及,说实话,看完之后只能大概留点印象,无法记住大部分的知识点。

陈丹青并不在意承认书中相当一部分的史实资料来源于相关的旅游指南手册,正如千万个来到一幅名画前或者某个名人故居里的游客一样,大家看到的听到的几乎都大同小异,但是因为各自的经历和见地不一样,感受自然就千差万别了,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介绍了什么地方什么名人,而在于它向那些无知的游客,比如我,展示了那些不分国界种族的人性中自然美好的一面。

人类文明的瑰宝之所以能够产生和传承几百上千年,最重要的不是创造了它们的作者,而是培育和保护了这些作者和作品的社会,而可悲的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在人类文明史上,我们可以引以为荣的时代实在太短暂了,大部分时间我们的祖先都在做什么呢?今天的我们又在做什么呢?细思恐极,令人汗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60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草房子》读后感500字

    1、克服自卑,永不放弃—《草房子》读后感500字 每个人都有自卑的时候,有的人面对它,垂头丧气,有的人面对它,永不言弃。让我们来一起看看《草房子》里的秃鹤是如何处理自卑的吧。 秃鹤…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52
  • 夏洛的网读后感500字三年级

    【第1篇】 我读《夏洛的网》 这几天我刚看完了一本名叫《夏洛的网》的书,书的作者是美国的怀特写的,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写的非常生动。 书的大概内容是这样,一天早晨,弗恩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22日
    117
  • 《一九八四》读后感_1800字

    《一九八四》读后感1800字 【5】1984 乔治·奥威尔 整体评价: 阅读难度: ①【文学比较】在读过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后,《1984》就无可争议的被我加入了书单。两本书同为奥…

    读后感 2022年9月8日
    76
  •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阳台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打开帮我买的书《鲁宾逊漂流记》,看了起来。 这本书是一本由丹尼尔・笛福写的历险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鲁宾逊・克罗索,…

    读后感 2022年8月8日
    89
  • 《魔女宅急便》观后感500字

    星期六的早晨,我怀着紧张的心情,来到了“阳光喔”补习社。在来的途中,我看到了花儿随着微风软软地摆动,好像在向我问好,绿油油的上布满了晶莹的小露珠。没错,今天我要去社看《魔女宅急便》…

    读后感 2022年7月30日
    176
  • 读《山楂树之恋》有感800字――凄美的爱情 一生的怀念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小说《山楂树之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句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我更加感受到文中那段爱情的凄美,那段会令…

    读后感 2022年6月19日
    1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