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另一种生活》读后感1100字
《去,另一种生活》
很喜欢维京飞鸟的文字,这本书只是看文字就觉得很美好了,用词克制又温暖,想看看纸质书中的图片,却听说纸质书早已断货了。曾看过许多种类的游记,有的如流水账般无太多精华,有的多是对一方的夸耀看不到客观,因此我说这本书是克制的,因为作者的文字朴实不浮华,比较客观,书中还引入了诗句、典籍,犹如在看一本文学书,在他的笔下,欧洲是多彩的,值得驻足,细细体会。
写游记的作者,有的是旅游,一地停留一月半月;有的是定居或出差,了解到更多当地的文化与习俗;有的是特地游历,停留一年半载;更有文学家到那里后极其喜欢便停留几年,感悟当地的风貌。
同样的地方,根据出行者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文字功底、不同的性格,我们能看到不同类型的文章,侧重点也各不相同,短时旅游的人,多注重景点攻略,内容变化更新较快,特意游历的人,多注重文化感受,多年后再看则体会更深。
优秀的游记作家便可称作文学家,我认为维京飞鸟即是。还有几位早期时代的游历作家我也很喜欢,比如弗莫尔、安徒生、雪莱等。
弗莫尔的游记绝对是一本文学书,在他的文字中,仿佛看到了一幅地图,仿佛与他同在一场景中一同出行,他的文字优美且深厚,不仅涵盖了文学、艺术,还涵盖了历史、建筑、语言,多年后凭回忆记录的文字,却如刚经历过一般细致、完整。他的游历充满了冒险与勇气,一路上的见闻颇多,是难得的佳作。
许多早些时代的文学家都喜爱游历,游历能激发他们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甚至有的国家向作家们发放资金供他们游历创作,比如困窘的安徒生,就是依靠国王拨给他的旅游资金完成了几次游历,写出了很多好作品。
最让我佩服的是雪莱,他甘愿放弃贵族的生活选择了游历,选择了贫困与漂泊,在游历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却从来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是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善良的人,放弃了好的物质条件选择游历并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是深深忧心于世界,因此主动选择了贫困的生活,选择了与许多困苦的人站在一起。他心里充满了浪漫,自己构建了一种理想世界,正是因为他太过善良,太过有爱。看他的作品,便能看出一种感人的体恤。
游历不同于旅游,也不同于旅行,它需要扎根于生活,深深地去亲吻一方土地,这些文学家的游历没有准确的行程,没有可预见的未来,也常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但是他们都有相似的信念,有对于生活以及生命的极大的热爱,这是最让我觉得感动的。
每一篇游记,都能让人看到、学到更多人生知识,我也希望未来自己可以将旅行变为长时游历,去见识更多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