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读后感1500字
先说一个段子。这个段子也是可爱的黄老头儿说的:
诸葛亮、刘、关、张、赵,都已不在人世,他们的孩子倒在人间替老子吹牛。
诸葛亮的儿子说:没有我爸爸,国家会如何如何……
张苞说:我爸爸当年阳桥前一声吼,水倒流,曹兵如何如何……
阿斗说:我爸爸是一国之主,没有他,如何如何……
赵云的儿子也说:没有我爸爸,连你(指阿斗)都没了,如何如何……
轮到关平,这家伙思路不宽,只说出一句:我爸爸那,那,胡子这么长,这么长……
关公在天上一听,气得不得了,大骂曰:老子我一身本事,你他奶奶就只知道我这胡子!
老头儿生于1924年,今年94了。《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收录了他68岁时两次丰盛旅程间的一些随笔,是适合零碎时间阅读的一本册子。在眼前,这老头儿没有胡子哎,我只好来向空中胡乱“抓两把”了!
首先慨叹的是老头儿的豁达、幽默,一如既往地哼着小曲行走在字里行间,尤像一个烂漫调皮、童心未泯的智慧少年。
其次令人着迷的则是“翡冷翠”这仨字。(老头儿评价徐志摩:他的极限的功绩就是为一些有名的地方取了领人赞叹的好名字:“康桥”、“香榭丽舍”、“枫丹白露”、“翡冷翠”……至于他自己,不过是一位在巴黎生活的“大少爷”。)
美极!妙极!感谢那多情的才子译来如此灵动文艺之名,叫人在心中如珍物般反复默念着,生怕一出口,旋即消融于空气中。
优哉!游哉!翡冷翠这座艺术殿堂(大小如无锡这般中型城市),成就了不朽的《神曲》、《十日谈》,养育出“文艺复兴三杰”(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等等等,容纳有40余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闪耀着如此灵动文艺之光,真正叫人心向往之。
第三,是“惊艳”于林风眠先生的画《荷》,无需艺术之眼也能看出,那是一种直击心脏的静穆之美!
附录:老头儿的几段文字以窥一斑。
调侃自己的画作:
我们给一只刚得到的大沥沙皮狗取名为佩鲁基诺,以寄托我们亲切的敬意。佩鲁吉诺跟我们来到香港,今年快满七周岁了。它奇迹似的懂得欣赏我钉在墙上刚完成的画,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总是摇摇头,失望的走出画室。
眼光太高了,我不该给它取个拉斐尔老师的名字。
写生时偶然救了一个晕倒的老太太之后的小得意:
我不能和雷锋比,他风格高,做了好事一点都不说出来,只清清楚楚写在日记里。
我一回到住所就对几个中国留学生吹牛,描述得天花乱坠。说句不怕脸红的话,我还写信到香港告诉我的好朋友们。惟恐天下人不知,风格低到极点。
关于读书:
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兴趣读书。
世上的书只有有趣和没有趣两种。
关于名人故居:
在中国,想古人的时候,翻书而已;在翡冷翠,“上他家去好了”。乔托、米开朗琪罗、列奥那多·达·芬奇、但丁、薄伽丘……的家,有的就在城里,有的离城不过三十分钟汽车。
他们的家,跟活着时候一模一样,穷就穷,富就富,两百年、三百年、五百年,纹丝不动,用不着今天的子孙来作不伦不类的擦脂抹粉。
关于爱:
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爱上他了。
关于人生:
如果说:人生如戏台,那就有意思得多了。
人,在“前台”演戏,对付生熟朋友,利益所在,好恶交错,抢掠搏杀,用的都是学来的演技功夫;真的自我是在“后台”。
一人独处,排除了忌讳,原形毕露,这种快乐六朝人最是懂得;“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就是其中思想精髓。
“后台生活”是人生的命根子,性灵的全部,最真实的自我世界。它隐秘神圣不可侵犯,却往往被人甚至自己所歪曲诬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