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后感_900字

《人间词话》读后感900字

王国维评人间词话的核心是“境界”两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境界”的三重高度即静安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我的理解:第一种境界为之寂寞,寂寞方得情深,情深则可享孤独。第二种境界为之孤独,孤独为之肃静,肃静方可精进。第三种境界为之顿悟,顿悟可入新界,新界方可跳出束缚。

所以在王国维眼里,如果没有境界,词藻再华丽也不免流于庸俗。不说周济、张炎等南宋名家,即使周美成此等婉约派大家,却因缺乏意境,竟被归为娼妓之流,而对情有真意之句,即使如: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这等明显写出轨的词也不觉淫荡。,可见王国维之可爱。

有境界之分便有“隔”与“不隔”之说,王国维解释北宋词句风流而不羁,那是不隔,而到了南宋,过多讲究音律工整,便有了“隔”。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风会存乎其间耶?

我想王国维理解的北宋和南宋词风“不隔”和“隔”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从北宋到南宋,走过了一段历史叫做“沧桑”。

非常欣赏王国维对达成真正高境界的解释: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做人内圣外王,作诗内入外出,哲理都一样。

当然,王国维的某些观点,我也不愿苟同,

比如他说的:“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我觉得词反而更能境阔,看看李煜、苏轼、辛弃疾的词,首先是境阔,其次谓之言长。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如他本人一般,个性鲜明而立意高雅。想起他本人刚过50便留下一句“50之年,只欠一死”投湖而去,不免唏嘘,我个人觉得他或许是得了忧郁症,只有这样智慧之人,才会以这样的方式留下《人间词话》而决绝告别人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62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红与黑读后感1500字

    红黑之间,矛盾的色彩 ——-读《红与黑》有感 “生命如一颗流星,在光荣与死亡的较量中,在红与黑的交缠中,从绚烂走向毁灭。”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主人公于连的一生…

    读后感 2022年6月3日
    310
  • 《戒了吧,拖延症》读后感550字

    去年我读了一本好书――《戒了吧,拖延症》,感触颇深,至今记忆犹新。这本书里写的许多都是励志类故事,如《拖着不做就等于放弃了自己》,《放弃是拖延症最大的恶果》等故事。每篇故事都有例文…

    读后感 2022年5月25日
    285
  • 《磨杵成针》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是《磨杵成针》,它给了我很深的感悟。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李白的是一个富商,家里很有钱,可李白很贪玩,不喜欢读书。一天,李白又去野外游玩,遇到了一个老婆婆,…

    读后感 2022年8月6日
    127
  • 读《左传》有感600字

    人类既无法和天地抗争,无法同命运抗争,也无法和自己抗争。阴阳盛衰的交替的确是人的意志不可扭转的。  当一个朝代达到鼎盛的时候,也就意味著即将开始走下坡路。“日中则昃。”太…

    读后感 2022年7月14日
    136
  • 《读午夜大清扫》有感300字

    《午夜大清扫》这个故事是说的是最近知心眼圈总是红红的,上课也打哈欠。于是星家庭们决定跟知心在午夜工作。不看见还真不知道原来“呼噜”还要打扫,难怪短心姐姐每天都很困呢!知心姐姐每天都…

    读后感 2022年7月19日
    118
  • 《鲁迅经典》读书报告900字

    以笔为刀枪 ――《鲁迅经典》读书报告 用时两个星期,我读完了《鲁迅经典》,感触良多。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最初的梦想不是文学,而是当一名医生,来拯…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2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