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后感_900字

《人间词话》读后感900字

王国维评人间词话的核心是“境界”两字,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境界”的三重高度即静安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我的理解:第一种境界为之寂寞,寂寞方得情深,情深则可享孤独。第二种境界为之孤独,孤独为之肃静,肃静方可精进。第三种境界为之顿悟,顿悟可入新界,新界方可跳出束缚。

所以在王国维眼里,如果没有境界,词藻再华丽也不免流于庸俗。不说周济、张炎等南宋名家,即使周美成此等婉约派大家,却因缺乏意境,竟被归为娼妓之流,而对情有真意之句,即使如: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这等明显写出轨的词也不觉淫荡。,可见王国维之可爱。

有境界之分便有“隔”与“不隔”之说,王国维解释北宋词句风流而不羁,那是不隔,而到了南宋,过多讲究音律工整,便有了“隔”。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风会存乎其间耶?

我想王国维理解的北宋和南宋词风“不隔”和“隔”的变化主要原因在于从北宋到南宋,走过了一段历史叫做“沧桑”。

非常欣赏王国维对达成真正高境界的解释: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做人内圣外王,作诗内入外出,哲理都一样。

当然,王国维的某些观点,我也不愿苟同,

比如他说的:“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我觉得词反而更能境阔,看看李煜、苏轼、辛弃疾的词,首先是境阔,其次谓之言长。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如他本人一般,个性鲜明而立意高雅。想起他本人刚过50便留下一句“50之年,只欠一死”投湖而去,不免唏嘘,我个人觉得他或许是得了忧郁症,只有这样智慧之人,才会以这样的方式留下《人间词话》而决绝告别人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162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荷花淀读后感800字高中生

    藏在淀里的至情至义 ――读《淀》有感 刚开始决定拜读这本书,是被初中课文《白洋淀》所吸引。仅是一段描写老头子的情节,就让我像着了魔似的,为他又忧又喜。忧的是老头子渡河时的过于自信,…

    读后感 2022年6月25日
    388
  • 圣经故事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我拿到《圣经故事》这本书以后,以为这本书是讲一些经文,让我们信宗教。原来是讲神和他的子民发生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年轻的大卫》这个故事了。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少年…

    读后感 2022年7月3日
    121
  • 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感200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关于益智的故事――《蝉・螳螂和黄雀》。   这个动物故事讲述的是:从前,有一只自以为是的螳螂,整天挥舞着自己的大钳子,四处打猎。   这天早上,螳螂看见有一只蝉在树…

    读后感 2022年8月4日
    123
  • 读《还有一个苹果》有感

    这个学期,我在一本书看到了一篇文章――《还有一个苹果》,我反复地观看,仔细地品味着这篇文章,让我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位独自穿行在大漠中的旅者,遭遇了一场突然而…

    读后感 2022年7月13日
    131
  • 《学雷锋 做有道德的人》读后感800字

    学习好榜样,争当时代接班人–《学做有道德的人》读后感 雷锋,一个熟悉而响亮的名字,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战士,一个历史无法抹去的记忆。  1940年12月18日,雷…

    读后感 2022年6月15日
    111
  • 读《皮皮鲁传》有感

    这是一篇读后感皮皮鲁传读后感5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最近,老师送给我一本书,叫《皮皮鲁传》,这是一本属于男孩子的童话。我几乎天天都在看,被这个神奇的童话…

    读后感 2022年10月21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