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逻辑:为何有说服力的话反而不可信》读后感1000字
这本书其实很适合有强烈说服别人的需求的人比如做广告文案的或政治人物来阅读,这从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广告文案和政客、律师的演讲词来做举例就可见一斑。当然,事情都是相对的,如果你常常被别人坑、常常被人说的哑口无言、常常明明觉得有哪里不对却怎么也找不到究竟错在哪,那么恭喜你,这本书正适合你来阅读,你可以把它当成一本防忽悠指南。
不过,人类的语言特别是西方的语言系统充斥着太多的语言陷阱。西方人重逻辑,但这也使得他们同时特别擅长玩弄逻辑漏洞。如果用本书的方法去分析语义和剥离伪装,那么所有的话语都将失去鲜活而变得干巴巴,可以想象没人愿意听这样的话、看这样的文字的。这就像用营养学的观点去审视任何一顿美食,也许最后能吃到你嘴里的只有区区几粒米吧?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本书是一把威力强大的武器,但请别任何时候都使用它,否则你的世界将除你之外再无其他活人,我想那一定不会是你一开始想要的生活。
看破,但别说破。这是本书最好的应用方式。当然,我得承认,我的这篇书评用书中的方法也是能找到许多谬误的,不过看懂就好,不用专门找我吐槽了。
如果要深入理解和运用本书的理论,建议可以多看看《奇葩说》这个节目。书中的每一个例子几乎都能从这个节目里找到相似的运用。立场不坚定或者缺乏一双慧眼的人很容易就会被奇葩选手们五花八门的语言技巧带到沟里去。不过这正是节目的趣味性所在,我们以此来检视我们多么容易被他人的话语所动摇。但是,动摇其实是一件好事。不管是风动还是幡动,归根结底是我们的心动了。心动代表我们的观念塌陷了一层,或者说向事物的核心又剥近了一层。我们把观念像洋葱一样左剥一层、右剥一层,剥着剥着我们就能看清楚观念的核心是什么。然而,有一点需要注意,这种方法很容易陷入虚无主义,就像洋葱剥到最后会发现我们什么也没得到,而被我们抛弃的洋葱皮才是洋葱最有价值的部分。仔细读完这本书,你会明白如果真正要按照书中的方法坚持去和别人掰扯每一件事,你将会把自己活成一个令人讨厌的人。但是,我仍然为本书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用途,那就是用它破解鸡汤文的迷惑性,基本上绝大多数鸡汤文是禁不住如此被拆解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我愿意花两个星期积攒的微读书币来换取读完它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