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政治生涯》读后感700字
以前 对张学良的认识也只是停留在教科书上
后来 我收拾行囊来到沈阳 我开始想要真正了解这座城了 若要了解沈阳 怎能不想起少帅
“杀父之仇,日夜煎熬着少帅的心,只是考虑到东北特殊的历史背景,他才忍气吞声,对日本人隐忍不发” 28岁子承父业 身处内忧外患的少帅让我想起了孙权
少帅经历了军阀混战 他知道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全国统一顺应民意 此时日本给少帅施加压力甚至声称不惜使用武力来阻挠统一 少帅顶着压力在东北易帜促进统一
日本蓄谋已久制造事端发动九一八事变 少帅当即向南京请求指示,但得到的回复却是坚持“不抵抗原则” 东北锦州热河相继失守少帅成了举国上下公认的千古罪人 东北失守 少帅只是政策的执行者 国联的有实无名与攻城略地毫不费力让日本进一步有了侵略整个中国的野心 锦州热河少帅出兵抵抗 军事体质的缺陷让少帅有心无力 种种客观原因 最终少帅全都承担 归于自身一人
下野出国 “依依惜别之情,拳拳报国之心”
出于少帅在东北军的重要地位 蒋介石又召其回国 用于缴共 慢慢地少帅接触到共产党 与共产党的组织抗日统一战线共赴国难的想法不谋而合 少帅多次向蒋提出停止内战合作抗日 但都被其一直以来“攘外必先安定”的所挡回 学生东北军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安事变的爆发 保卫国家抵抗日本本该如此 可是面对兵谏蒋依旧不改变主张 直到周恩来与其谈判南京何的谋变 才口头做出停止内战抗日的承诺 就这样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也只是因为蒋不愿失信于人丧失民众支持而实现
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可等待少帅的却是长达五十余年的软禁 国家有难 他却不能奔赴沙场保卫国家 我想这比软禁还令这位爱国将痛心疾,甚是心疼。对这样的一位爱国将领,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