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全书》读后感2600字
书评下
在读这本书时,我也在学习实践,虽然这是一本书,但实际上却是一位老师,而这位老师,智慧无穷,十分感谢阳明先生,感谢作者,感谢他们传达智慧,造福人类,其实老师无处不在,不论人事物,不局限于任何形体。
阳明先生教导弟子要格除杂念的干扰,格除私欲,我也有私欲及杂念,它们曾一度困扰着我,让我无法静心专注,这曾让我沮丧、忧郁、压抑,但是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让我醒悟了,这件事就是我的电脑被偷了,最重要的不是失去电脑,而是失去了电脑里面的重要内容,但幸好小偷没有偷我的基本证件,当我发现电脑被偷的那一刻,我内心很慌乱,但是后来我逐渐镇定了,当我在监控里看到那个小偷在明亮的灯光下作案时慌慌张张,忙手忙脚,偷了三次都没敢下手,而最后一次他把灯关了后,在黑暗中,他镇定自若地将我的电脑偷了去,于是我明白了,他是活在黑暗中的人。
这个小偷的心原本是纯净光明的,但因为私欲杂念的蒙蔽而去做了违背天理的事,仿佛在明亮的本心上蒙了层层黑布,他的心已经被外物紧紧地束缚住了,但是我因电脑被偷而慌乱不正也是被外物束缚住的表现吗? 那一刻我突发了想让全世界人的心都明亮起来,恢复他们本来面目的愿望,可我自己都没有渡过去又如何更好地渡别人呢?我也终于明白了,在物质世界里的所有物质没有一个是真正属于我的,为什么要去追求那些不属于我的东西?追求它们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身心被它们束缚?此时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内心的真正所求,为己也为人,对外物的追求已经不再重要了,外物并不属于我,物欲也并不是真正的我,它们只是满足生命正常需求活动的工具,而不是主宰,自身所具备的一切都应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奴役被局限而萌生出私欲杂念,物质生命里的所有工具应回归到它们的本来位置,恢复其正常运作,发挥其正常用途,以符合天理。当我放下后,我感觉身心轻松,我要做一个真正自由的人。
任何事情都是由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电脑被偷也有我自身的因素在内,我责怪不了那个小偷,即使我想责怪也责怪不起来,反而应该感谢他,因为他,我醒悟了,因为他,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因为他,我发现了自己身边那些关爱、帮助我的人,父母、兄长、老师、同学无不给我的内心注入了力量,每当我陷入困境时,都有ta们陪伴在我身边,帮助我,关爱我,给予我力量,我就是如此幸运,有时我都在想,有这些亲爱的人在,困难又有何惧? 我也更加体会到了自己在父母的心中有多么重要,重于一切外物,他们是如此的珍爱我,虽然我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但在我的父母心里,钱物远远无法与我相比,也远远不如我重要,不管我是被骗钱还是被偷物,我的父母都不忍心责骂我,反而担心我想不开,不想让我伤心难过而努力安慰我,不管我做了什么在他们眼里是错误的事,他们都会用他们那一贯的宽容与爱来回应,我这么幸运有如此真爱我的父母,我这么幸福,还有什么所求呢?每个灵魂在来到人世前都会选择自己的父母来帮助自己灵性成长,所以每位父母对孩子自身来说都是最完美最合适的,感谢自己的选择,感谢自己的父母。经过这件事,我也发现了我以前错失了许多,爱一直都在,当我处于困境时,我更加敏感地感知到了那些曾被忽略的弥足珍贵的爱,让我想要更加友爱地对待自己与他人。
我也曾讨厌过某些人事物或者确切地说是某些人事物的特征,但是当我明白那只是我自身局限的产物时,我释然了。事物只是纯粹的存在,好坏是人们主观意愿及喜好的投射,是自己给事物的附加物,并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而人的本质是爱,是光,外在的眼睛只能看到外在的表象,这表象是经过局限的视角以及主观的意愿喜好加工而形成的,所以人们总是被表象所迷惑,但人内在的本质并不会受外界表象的影响而改变。
每个人的内在本质都是完美无暇的,有些人在灵性层面选择在物质世界里扮演那些不受欢迎的被称为恶、坏、差等角色来成就他人生命里的功课,帮助完成他人的生命议程,他们这样牺牲奉献,值得被感谢,所以在物质世界里,一个具备美好品质的人,ta是幸运的,是幸福的,ta是被那些看似攻击、诽谤、仇恨、排挤、敌对、伤害……ta的人爱着的,因为他们通过自身负面的行为来成就对方正面的特性,比如让他们学会爱、学会宽恕、学会慈悲、学会忍耐……,每个人不仅在引导自己,也在引导他人,即使物质生命没有意识到,每个人的身边也都有天使,不管是黑衣天使,还是白衣天使,ta们一直在陪着ta、帮助ta,引导ta,所以,要感谢生命里的所有人,祝福他们,爱ta们。
对于爱的境界,王阳明先生对他人的真爱,让我深深地感动、敬佩,不论是尊敬喜欢他的人,还是攻击诽谤他的人,他都用他那纯纯的无条件的爱对待他们,他那爱人的真心亦是让人们感动而发自内心的拥护爱戴他。圣人已与天地自然万物融为一体,一切都没有分别,没有好坏,只有爱,任何时候都是展现自己真实本相的爱的奇迹。爱能唤醒爱,爱能化解恨,真爱的力量很强大,用天地自然对万物无分别无我的爱对待一切,一切都不是问题。
由于每个人看待人事物的视角以及自身意愿喜好不同,所以每个人看到的同一事物的面目也不同,因此,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也不同,即使这世界存在着相同的人事物。所以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当以自身看到的非真实面目去论断人事物时,不仅丝毫没有意义,反而会被自身所看到的非真实面目所迷惑、束缚,唯有跳出自我,不添加任何主观色彩,以纯净中正的眼光看待人事物时,才不会被表象所迷惑。
所以当一个人抛开外界所有的表象,直抵他人内在的光与爱时,ta不会再去评判,也不会再去讨厌任何人,ta知道,所有人都是一样的,都是光与爱,有着一体性。当那些曾让人不喜的事物出现时,不要去评判厌恶,只是全然地去体验,去感受,去观察事物的出现、消失。
外界物质的美好,虽然美好,但却是表面的、短暂的、有限的、无常的,而内在灵性的美好却是实质的、永恒的、究竟的、完美的。从长远来看,追求须臾之乐,而抛弃恒久之乐,终不是智慧。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若此生能明悟宇宙奥秘,传播真理,也了无遗憾了。肉体只是帮助人类灵性成长的暂时庙宇和工具,并非人类的实相,所有的人生经验都没有好坏,都是为了引导人们走向更高的生命进展,完成自己与他人此生的生命议程,要信任并感谢所有的生命历程。
最后,分享《法句经》里的几句经文:
我生已安,不愠于怨;
众人有怨,我行无怨。
我生已安,不患于病;
众人有病,我行无病。
我生已安,不贪于求;
众人有求,我行无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