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盛开的地方 [芬兰]瓦拉

泥土吐露芳香

那是遍地有簇簇紫丁香,

高山霜岚缭绕

那是覆盖着烂漫的野花,

椴树上繁星密布

那是盛开了朱红的花朵。

蓝色、白色、

还有金黄色的花朵,

在青青的草地上摇曳

就像大海上欢闹的波涛。

那阵阵袭人的薰香呵!

真比圣香还要甘美

温暖而令人颤抖,

浓郁得中人欲醉,

哪怕是不信上帝的异教徒

也贪婪地吸进这泥土的芳馨。

生活,生活,

快快乐乐地生活!

尽情享受这美好的人生

把生命的花瓣统统张开

让我们看到

它们是何等娇艳动人!

让鲜花的芳香

还有太阳的温暖

来解除我们的饥渴

使我们如痴似醉、无比快活。

那么,请问:

要是死神降临,

要是天上的彩虹坠落到人间,

这又怎么办?

鲜花毕竟盛开过一次,

太阳却一直光芒灿烂,

把天堂的炽热而伟大的爱

笔直射进鲜花的花蕊,

笔直射进它的生命核心,

——鲜花还会再盛开!

(斯文 译)

【赏析】

瓦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最著名的诗人,也是芬兰自由体诗歌的先驱者,因而在芬兰诗坛上曾经独步一时,并且对战后芬兰诗歌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她曾经学习过花卉描绘,因而她的诗作往往色彩鲜艳,充满鸟语花香,有时还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

诗歌的第一节,作者接连运用几个排比句式,向我们展示了一派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世界。诗人选择了几个典型意象,泥土、高山、椴树和花朵,这些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显示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气象,紫丁香开遍大地,花团锦簇,在花香的包围下,泥土仿佛也吐露出迷人的芳香,高山为何会霜岚缭绕呢?因为有无数烂漫的野花覆盖,那盛开的野花就像是阵阵氤氲,景色迷人,而椴树上盛开的朱红的花朵,也将椴树装饰成了繁星密布,这些都紧扣诗题,完全是一派“鲜花盛开的土地”。而接下来的几个色彩的并列,更加突出了这景色的迷人和秀丽。除上面刚刚提及的朱红外,作者似乎意犹未尽,蓝色、白色和金黄色,各种颜色的花朵共同在“青青的草地上摇曳”,掀起了一阵阵欢乐的海洋,那起伏的花朵,“就像大海上欢闹的波涛”。第一节不仅构筑了一个动态的立体空间,而且在这个空间里,色彩斑斓,鸟语花香,惬意怡人,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节是在第一节诗歌绘景基础上的延续。有花必有香,何况,还有那么多各色斑斓的花朵呢,这里的世界是花的世界,这里的世界也是香的海洋。除了一阵阵传来的紫丁香花香之外,其他各色花朵也各自释放出自己的香味,不断传来的薰香温暖而浓郁,那温暖会令人颤抖,浓郁会使人沉醉,即使是不信上帝的异教徒,也无法抵挡这温暖而浓烈的香味,贪婪地吸进这泥土的芳馨。作者既从正面描绘了香味的甘美、温暖和浓郁,也从侧面用异教徒也无法抵挡的香味来烘托那香味的强烈,一正一反,从而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突出了主题。

第三节,作者从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由衷地赞叹中,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来,转而讴歌生活和人生的美好。诗人瓦拉在一些早期作品中,如诗集《远方的花园》(1924)、《蓝色的大门》(1926)和《渡口》(1930),感情澎湃,热情奔放。这里,她赞颂光明、温暖和象征着美好生活的花朵和薰香,她用激昂的语调告诉人们,要“生活,生活,/快快乐乐地生活!/尽情享受这美好的人生”。生命是何等的珍贵,生活又是何等的美好,到处充满了灿烂的阳光和娇艳的鲜花,那还等什么呢?尽情地投入到她的怀抱中去吧,尽情地享受吧,不要辜负这美好的一切,当你徜徉在这一切当中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如痴似醉、无比快活”。诗人在诗歌中散发出来的火热的情感,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出自一位生长在荒僻寒冷的北国地区的女教师之手。

第四节:“那么,请问: /要是死神降临,/要是天上的彩虹坠落到人间,/这又怎么办?”诗人重视鲜花和色彩,但是诗人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美化环境的花匠,在她的抒情诗中历来就包含着自我审视和尊重生活,在她后期色彩暗淡的诗歌中亦是如此。她不是一个政治诗人,不是一位一边倒的诗人,过度强烈的情感往往会陷入偏执的境地,不管你说这是一种退缩也好,一种折中也好,一种辩证也好。诗人在接下来的一节里,来了一个陡然的转折,把诗的欢乐、激昂、美好的气氛强行拉到了谷底,这个180度的转变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突和不适。死神降临、彩虹坠落,这是两个凄厉的景象,完全与前面四个诗节营造的氛围相反,似乎有不顾一切的决心把刚刚苦心营造的氛围打破。在给读者以陌生化感受的同时,作者又留下了一个设问:“这又怎么办?”设问留下了悬念。

诗人接着又用诗的形象语言,明确回答了刚才的问题。是啊,生活中总不会是一帆风顺、毫无挫折、十全十美的,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鲜花盛开定会枯萎,不可能一直保持盛放的姿态,但“鲜花毕竟盛开过一次”,只要有一次盛开的体验,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和鲜活,此生足矣。何况,太阳还会“一直光芒灿烂”的,即使是死神降临、彩虹坠落,也永远不要丧失希望、丧失信心和前进的动力,因为“鲜花还会再盛开”!如果说,前一节给读者的感觉是一下子从云端跌落下来,重重地摔到地面,经历了火与冰的二重世界的话,那么,诗的最后一节,又重新把美、希望、光明和前途注入读者的心房中去了。因为鲜花开过之后还会再开。

(周红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04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踏着睫毛走 [科威特]萨巴赫

    踏着我的睫毛走向你, 我未到达; 踏着我的泪水走向你, 我未到达, 踏着我的傲气走向你, 我未到达。 啊,你这个堵住各个路口 玩弄红绿灯的人! 你能否指引我一条路, 使我不投入你的…

    诗歌 2022年9月10日
    45
  • 《承诺》1979年 自卫还击那场战争

    《承诺》 作者:石头 1979年 自卫还击那场战争 她用十八岁的 战友情深 把他从生死一线背下来 昏迷中 他说 "还要上前线'' 她用青春滚汤的战友纯情 …

    诗歌 2022年10月7日
    50
  • 半沉的船

    生与死 朦胧与清晰 又一次同框 船死了 河还活着 鱼还活着 嘴也活着 谁知道那群楼 与这条船 以及 刚飞过的鹭 有关或无关 谁还记得 它承载过笑声 它狂草的波浪 曾让这条河 有了 …

    诗歌 2022年10月7日
    71
  • 接吻之后 [日本]三木露风

    “倦了么?” “不。” 五月, 花开, 太阳当头晒。 在湖畔的草丛里, 在阳光的沐浴下, “就此眼死去罢!” 你回答。 (武继平、沈治鸣 译) 【赏析】 这是一首爱…

    诗歌 2022年9月10日
    40
  • 我找到了她 [巴勒斯坦]图甘

    在晴朗美好的一天,我找到了她 在长久的失落之后,我找到了她 那是郁郁葱葱的新土 丰腴滋润,花团锦簇 我找到了她,太阳透过枣椰树 在绿草如茵的园圃播撒 它金色的花束 四月令人惊异的慷…

    诗歌 2022年9月10日
    48
  • 那座楼——母校、同学 —— 忆念长春铁路中学站

    那座楼——母校、同学           —— 忆念长春铁路中学站前校舍…

    诗歌 2022年10月8日
    7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