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途中即事》原文、注释和鉴赏

南征复北还(2),扰扰百年间(3)

自笑春尘里(4),生涯不暂闲。

 

【注释】

(1)这首诗为元和八年(813)奉召回朝,从成都返回京都长安的途中所写。

(2)南征句:元和二年(807)春,武元衡任宰相,同年冬天,奉命入蜀,接替平叛成功,但治蜀无方的大将高崇文,任剑南西川节度使。西川远离朝廷,地处边陲,藩镇作乱,刚刚平定,百废待兴。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不亚于一次“南征”。“北还”是指武入蜀六年,“绥靖约束,俭己宽民,颇有成绩”,故在元和八年(813)宪宗召他回京,再次入朝拜相。

(3)扰扰:指自己南征北还,劳碌奔波。百年:百年人生,意指人的一生。

(4)春尘:他奉召启程回京,正是元和八年初,在春天的大好时光中,即使长途跋涉、征尘滚滚,马蹄扬起的灰尘也是可爱的,故曰:春尘。

【赏析心得】

这首从成都返回京城长安的《途中即事》,与上面的《题嘉陵驿》,调子高低,显著不同。进蜀南征,山路崎岖、空蒙烟雨,重担在肩,忧心忡忡,走到半路就白了头。此次北还,载誉而归,再次拜相,又正值春天时光。百花盛开,为之欢笑相送。他骑于马背,也不禁自个儿笑了,觉得马蹄扬起的征尘也是“春尘”,好似鲜花一样可爱。

“南征复北还,扰扰百年间。”是说为了国家统一大业,为了四川人民的安居乐业,自己马不停蹄,南征北战,虽然辛苦,但得到朝廷的重用,百姓的爱戴。人生百年,奔波忙碌,也是值得的啊!“自笑春尘里,生涯不暂闲。”诗人在北还途中,踌躇满志,信心百倍,准备进京后为朝廷出力,在平藩斗争中再有作为。他知道,自己这一生,为国为民是不可能偷闲的,想到这一点,诗人不禁在春天的征程中,心中欣慰万分。这首短诗,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斗争精神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豪。两年以后,元和十年(815),正当元衡早朝时,在长安街被藩镇派来的刺客刺中,倒在血泊里,这位削藩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09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这两句是说,我虽已到暮年,行将“日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92
  • 白话翻译成文言文

      如果将流行语白话翻译成文言文那会如何呢?下面就请一起来看看白话翻译成文言文的例子吧!   白话翻译成文言文   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我怎敢转身,见你掌心泪痕,断了我心中安…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6
  • 姚鼐《张逸园家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逸园家传 姚鼐 张逸园君者,讳若瀛,字印沙。君为人慷慨强果,自其少时,里人皆异之矣。君始以诸生为书馆誊录,叙劳授主簿,借补热河巡检。热河今为承德府,君仕时,未设府、县,以巡检统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7
  • 初中语文言志类诗词名句及解析

    言志类诗词名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了诗人为国家、民族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情操。 2.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 《梦江南·兰烬落》原文及赏析

    《梦江南·兰烬落》原文及赏析   梦江南·兰烬落   朝代:唐代   作者: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这是一首描写旅客思…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1
  • 《辩奸论》(苏洵) 原文注释及译文

    《辩奸论》(苏洵)  原文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