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流崖州至鬼门关作》原文、注释和鉴赏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2)

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

 

【注释】

(1)此诗为诗人罢相,被贬崖州途中,走至鬼门关处所写,时年五十五岁。鬼门关:又名桂门关、天门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县南,为当时通往雷州半岛、海南岛,交趾(今越南北部)及广西内地各州的必经之地。由于潮湿,瘴气多,很多旅客走至此处,得病死掉,故称“鬼门关”。

(2)“一去—千之”两句:意思是路途遥远,去了难回。

【赏析心得】

德宗建中二年(781)七月,杨炎罢相,十月被贬为崖州司马。在去崖州的路上,德宗追赐他自缢而死。这首诗即为贬赴崖州,赐死之前的流逐途中,路经鬼门关时,有感而作。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首两句是写被贬之地的远和险:一次即万里之遥,千人去了,千人不回,就是说,基本有去无回。“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面对以上所说的贬途遥远,路上艰险,诗人毫不气馁、更不害怕。他问:崖州到底在哪里呢?我要在人人称危的鬼门关活着进去活着出来,然后直奔天涯海角的崖州。

绝句在愁伤幽怨的情绪中,仍寓无畏的倔强之态。面对险峻、无所畏惧,贬地渺渺,勇往直前。真有“鬼门关”前破鬼胆的气魄。由于此诗风格特殊,曾被广为传诵。

诗如其人。杨炎是一个大智大才、大功大过的人。他为皇帝起草的诏令、文辞优美,善于表达皇帝的本意,受到朝野的称赞。他创立的“两税法”实行之后,“天下果利之”。当时全国征收的税钱,由一千二百多万贯,增加至三千多万贯,征收的税粮,“倍增有余”。对后世,两税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唐代著名政治家,《通典》作者杜佑评价为:“遂令赋有常规,人知定制”“诚适时之令典,拯蔽之良图”。但他的过错也是很大的,他与奸相元载同为凤翔老乡,陷入朋党之争,为元载政治集团的首要分子,将另一大有贡献的经济改革家刘晏诬陷致死。结果是害人害己,一代能人,就在贬赴天涯、生度鬼门,能去能回的信心满满时,不料另一奸相卢杞唆使德宗追赐自缢,结果五十五岁便死于贬谪途中。他的悲惨故事,值得后人掩卷深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09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有关三月的唯美古诗词

      三月的风,揉揉拂面,和煦爽心。三月的天空,不离不弃,若及若离,让人亲近。三月的阳光,温和不燥,使人透心的舒坦。下面是有关三月的唯美古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三月三日   【…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214
  • 观潮

    《观潮》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32
  • 《治水必躬亲》《刚峰宦囊》阅读答案对比及翻译

    【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翻译赏析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  千年的琵琶弹奏着边地音,琵琶的乐曲声分明在向人们诉说着满腹的怨恨。   [出自]  杜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4
  • 高中语文文言文《登泰山记》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登泰山记》知识点   一、通假字   1、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   2、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   二、多义词   1、阴:其阴,济水东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145
  •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详解

    文言文特殊句式倒装句详解   (1)谓语提前句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   文言文中有的主语在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