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奔亡道中五首之三》原文、注释和鉴赏

谈笑三军却(2),交游七贵疏(3)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4)

 

【注释】

(1)这是组诗《奔亡道中五首》之第三首。

(2)“谈笑”句:为战国时鲁仲连退秦事。鲁连:即鲁仲连,战国齐人,一称鲁连,常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据《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好奇伟倜傥之划策,而不肯仕宦任职……”鲁仲连游赵,正遇秦军围赵都邯郸,听说魏使新垣衍秘密入城,劝赵王尊秦王为帝,以缓解攻势。赵王听后,犹豫不决。仲连在赵平原君处听说此事后,要求见魏使,当面责备使其回去。经与魏使辩论、诘难,陈说帝秦利害关系,坚持义不帝秦,终使新垣衍折服,自行告退。赵国军心稳定后,会同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救赵击秦,使秦退兵。于是赵平原君要封赏他,仲连再三不受,辞别后终身不再相见。后燕大举攻齐,夺城七十余座。齐人离间于燕后,齐将田单反攻聊城(今属山东),燕将死守不下,双方死伤惨重,仲连自告奋勇,给守将写信,陈述利害,将书信用箭射入城中,使城不战而下,齐将田单欲赏仲连,他不受,逃隐于海上。

(3)“交游”句:七贵,指西汉时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七家外戚。全句为自从加入永王幕府后,与权贵交游疏远了,一心帮助谋略天下大事。

(4)鲁连书:仍用鲁仲连事,详注同前。

【赏析心得】

这首写于奔亡道中的诗,充分反映了诗人的执着与天真。璘王派人三次上庐山相请,他以为是重演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其梦寐以求的一天来到了,终于能施展才能,潇洒自如,在谈笑风生中就智退敌军了。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己连权贵都懒得交游了,专心致志为永王谋划天下大事。“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哪知一到江淮,就被肃宗派人包围,不到三个月,永王军队就被剿灭。可诗人还在惋惜地说:我还留了一支箭,没有像鲁连那样,将锦囊妙计“射出去呢”。天才的诗人就是这样,糊里糊涂地上船、从军,糊里糊涂地失败、奔逃。最后,还是糊里糊涂地不服气:我是跟随永王平叛义师,肃宗为何要派人剿灭自己的弟弟呢?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念念不忘:我还留一箭,未射鲁连书呢。诗人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和执着,令人佩服和感动,但他的政治敏感和才干却实在不敢恭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鸡鸣狗盗文言文翻译

      鸡鸣狗盗文言文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下面让我们来阅读鸡鸣狗盗文言文翻译内容吧!   鸡鸣狗盗文言文翻译   【原文】   秦昭王闻其贤,乃先使(派)泾阳君为质(人质)于齐…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1
  • 张可久――【越调】天净沙_行边宿国幽

      行边宿国   幽禽疫耸双肩,晚花香褪妆钿,月淡烟寒水浅。远河如练。梦归的塞山前。   怀古疏翁命赋   翠芳园老树寒鸦,朱雀桥野草闲花,乌江岸将军战马。百年之下,画图留落谁家?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9
  • 《引婴投江》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译文 有一个渡江的人,看见有个人正在拉着一个小…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93
  •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析

    杨氏之子文言文解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这部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故事情节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9
  • 移居二首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695
  • 高中文言文作文:信说

    高中文言文作文:信说   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诚实也。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