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奔亡道中五首之三》原文、注释和鉴赏

谈笑三军却(2),交游七贵疏(3)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4)

 

【注释】

(1)这是组诗《奔亡道中五首》之第三首。

(2)“谈笑”句:为战国时鲁仲连退秦事。鲁连:即鲁仲连,战国齐人,一称鲁连,常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据《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好奇伟倜傥之划策,而不肯仕宦任职……”鲁仲连游赵,正遇秦军围赵都邯郸,听说魏使新垣衍秘密入城,劝赵王尊秦王为帝,以缓解攻势。赵王听后,犹豫不决。仲连在赵平原君处听说此事后,要求见魏使,当面责备使其回去。经与魏使辩论、诘难,陈说帝秦利害关系,坚持义不帝秦,终使新垣衍折服,自行告退。赵国军心稳定后,会同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救赵击秦,使秦退兵。于是赵平原君要封赏他,仲连再三不受,辞别后终身不再相见。后燕大举攻齐,夺城七十余座。齐人离间于燕后,齐将田单反攻聊城(今属山东),燕将死守不下,双方死伤惨重,仲连自告奋勇,给守将写信,陈述利害,将书信用箭射入城中,使城不战而下,齐将田单欲赏仲连,他不受,逃隐于海上。

(3)“交游”句:七贵,指西汉时吕、霍、上官、赵、丁、傅、王七家外戚。全句为自从加入永王幕府后,与权贵交游疏远了,一心帮助谋略天下大事。

(4)鲁连书:仍用鲁仲连事,详注同前。

【赏析心得】

这首写于奔亡道中的诗,充分反映了诗人的执着与天真。璘王派人三次上庐山相请,他以为是重演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其梦寐以求的一天来到了,终于能施展才能,潇洒自如,在谈笑风生中就智退敌军了。为了实现这一宏愿,自己连权贵都懒得交游了,专心致志为永王谋划天下大事。“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哪知一到江淮,就被肃宗派人包围,不到三个月,永王军队就被剿灭。可诗人还在惋惜地说:我还留了一支箭,没有像鲁连那样,将锦囊妙计“射出去呢”。天才的诗人就是这样,糊里糊涂地上船、从军,糊里糊涂地失败、奔逃。最后,还是糊里糊涂地不服气:我是跟随永王平叛义师,肃宗为何要派人剿灭自己的弟弟呢?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念念不忘:我还留一箭,未射鲁连书呢。诗人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和执着,令人佩服和感动,但他的政治敏感和才干却实在不敢恭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性素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太宗甚礼遇之,常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9
  • 新唐书韩休传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新唐书韩休传的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韩休,京兆长安人。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1
  •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结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结   1.之   ①动词,去、到、往寡助之至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②代词,代人、代物、代事二世杀之陈涉世家钟鼓乐之(“窈窕淑女”)   又数刀毙之狼望之蔚然而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1
  •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4
  • 《赠范金卿二首其一》古诗翻译

      《赠范金卿二首其一》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君子枉清盼,不知东走迷。   离家来几月,络纬鸣中闺。   桃李君不言,攀花愿成蹊。   那能吐芳信?惠好相招携。…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7
  •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3…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