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欸乃曲五首选三》原文、注释和鉴赏

(一)

偶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

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2)。

【注释】

(1)欸乃:船行摇橹声。欸乃曲:船歌。

(2)九疑山:一作九嶷山,又名苍梧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相传虞舜葬于此。

【赏析心得】

作者在原诗前面加有序言:大历丁未中,即大历二年(767),元结重任道州刺史,到都督府(可能设在长沙)向都使汇报军事情况。返回途中,恰逢春雨连绵、发大水,逆水行舟,很是困难。为此,特作《欸乃》船歌五首,以供船工在拉纤行船中歌唱鼓劲。

第一首第一、二句为“偶存名迹在人间,顺俗与时未安闲”。这是作者的“夫子自道”,意思是,自己本是一个“昔常以流浪,兵家未曾学”的文人,在这乱世却偏偏要“儒生预戎事”“境外为偏帅”,真是勉为其难了,这仅仅是偶然的机会,使他有了名迹,天子任用,义军归附,提任为这个地方长官。哪知道形势需要,不得安闲,第二次又重任道州刺史。“来谒大官兼问政,扁舟却入九疑山。”这两句是说,朝廷派来都使大官。我赶到管区理所去晋见,汇报道州军事情况。哪知道返州途中,春发大水,逆舟行驶,困难很大,只好改道潇水行走,船行到邻县(宁远县)的九疑山中来了。九疑山传说是虞舜安葬胜地,山清水秀,既然到了,就不妨一边游览观赏,一边兼程回家吧!

(二)

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

唱桡欲过平阳戍(1),守吏相呼问姓名。

【注释】

(1)“唱桡”句。桡:桨。唱桡:边划桨边唱歌。平阳戍:平阳防守关卡。遗址在今湖南省衡阳市西南。全句意为:春水大发,溯江而上,十分吃力,为了鼓劲,边划桨边唱歌,不觉就要通过平阳戍了。

【赏析心得】

这首诗写的是满月之下,春江夜行的情景。“湘江二月春水平,满月和风宜夜行。”诗人一行,从长沙经衡阳,乘船沿湘江溯流而上。这时正是早春二月,江水大涨、河面开阔。天上圆月高挂,和风轻拂,正是乘船夜航的好时光。“唱桡欲过平阳戍,守吏相呼问姓名。”逆水行舟,特别费力。为了鼓劲,船夫唱着作者刚作的船歌《欸乃曲》,划桨摇橹,特别带劲,不知不觉就要闯过平阳戍,船向西行了。乘着月色听着船歌,一船人沉浸在返家的欢快之中。突然,岸上关卡传来高声喝问:船上什么人?快报来姓名!这一吆喝,不但未煞风景,反而平添船上人的安全之感,平阳戍还是自家人把守,前面航行平安无忧了。作者此诗的特点就在于,月夜行船,没有惯常所谓的诗情画意,一声喝问,报了平安。经过安史之乱,大历年间,天下尚未太平,航行安全是头等大事。启关放行,说明湖南尚在唐军控制下,江山统一正在艰苦的恢复之中。作者披星戴月,日夜兼程,辛苦操劳,上马管军,下马顾民,不正是为了实现西南大地各民族和睦相处、老百姓安居乐业吗?

(三)

千里枫林烟雨深,朝朝暮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1)。

【注释】

(1)韶:舜乐名。濩:汤乐名。韶濩:一向被人们认为高尚、醇正的两种音乐。

【赏析心得】

这首诗写的是船入潇水,继续溯江而上的沿途景象。

“千里枫林烟雨深,朝朝暮暮有猿吟。”两岸枫树,层林尽绿,早春二月,烟雨蒙蒙,青山重重,绵延千里,朝朝暮暮,猿声不绝。作者一行有了安全感,便放心地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乘兴画中游了。“停桡静听曲中意,好是云山韶濩音。”每当桡停桨歇之时,静中船歌更是真切动听,曲调飘逸,幽渺无穷,美妙高尚的舜汤音乐,好像来自云山之上的天籁之音。这首绝句,议论质朴,醇重自然,充分表达了作者报国为民的宽阔胸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 古诗渡易水歌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 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 渡易水歌译文及注释 渡易水歌译文 风声萧…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75
  •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的大意:渔人们驾着小舟,匆匆回到村落中去;那舟上的点点灯火,闪耀夜空里,映照江水中,黑暗中向前飞行。 出自柳永《满江红》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7
  • 文言文高考满分作文

    文言文高考满分作文   我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大多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许多不朽的作品历来以简约精练著称。以下是文言文高考满分作文,欢迎阅读。   文言文高考满分作文1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8
  • 论诗三十首·二十

    朝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566
  • ●补遗◎书后五百六首

      【书鲍静传】   鲍静字太玄,东海人。五岁语父母,云:“本曲阳李氏子,九岁堕井死。”父母以其言访之,皆验。静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为南海太守行部入海,…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9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