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原文、注释和鉴赏

杨万里《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

 

【注释】

(1)此诗作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间,作者家居吉水,时年七十一岁。诚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杨万里为永州零陵丞,当时抗金名相名将张浚谪居永州,力请始见,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终身奉行,并名其书室为“诚斋”。

(2)鸦青:颜色名称,指一种暗青色,比正青色淡雅。此处用来形容天空的颜色。幕:天幕。一团冰:指一轮清凉冰冷的圆月亮。

(3)元:同“原”。粘天:附着天。

【赏析心得】

作者因不满权相韩侂胄专横奢侈,退居吉水老家已多年,潜心研究“诚斋体”,已颇具功力,这首诗便是其中杰作之一。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夜空如洗、万里无云。八月十二,已近中秋,作者在自己号为“诚斋”的书室,夜望明月,只见它清澈透亮,就像晶莹寒彻的一团冰,悬挂在一青如染的天幕上。“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作者发现,这将圆未圆、清如团冰的月亮,原来它既非挂在天幕上,也没有“粘”在天上,而是独自行走,悠悠移动。“心有灵犀一点通”,作者猛然悟到,月亮是自由的!这一发现,使他大为惊喜,退居“诚斋”七八载,好不容易才获得这一体会,可真是不容易!回想当年,他力主抗金,可朝廷偏要他代表侄儿孝宗皇帝前去迎接叔叔金帝派来的使者,脸上羞愧、心里别扭,可还是得去呀!哪儿来的自由?作者生性刚直,上奏呈表,必谈国土恢复大计,不是得罪皇帝,就是触忤宰相。自己头上虽“有折角之刚”,可都经不起折腾。一气之下,作者辞官回家,从此七八年再不出山。其间,朝廷多次召其回京,许诺虚官闲职,他都概不应召。在家读书写诗,出外亲民体察生活,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综计一生,存诗四千二百多首,诗文全集一百三十余卷,所创“诚斋体”,生动活脱、自成一格,后继有人。亨年八十周岁,全节而终。其儿东山先生也是有名气的诗人,主帅广东、清廉如父。诚斋父子、视金如土,至今传为美谈。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题李愬画像》

    惠 洪 淮阴北面师广武, 其气岂止吞项羽? 君得李祐不敢诛, 便知元济在掌股。 羊公德化行悍夫, 卧鼓不战良骄吴。 公方沈鸷诸将底, 又笑元济无头颅。 雪中行师等儿戏, 夜取蔡州藏…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4
  • 声声慢 朱孝臧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味聃赋落叶词见示,感和    &n…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14
  • “看月嫌松密,垂纶爱水深。”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看月嫌松密,垂纶爱水深。”这两句是说,闲居之地,松阴覆盖,潭水澄碧,晚间看月,松密遮掩,不能尽兴;潭水幽深,正好垂钓,以遣兴怀。似觉生活闲适,心境恬淡。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 【双调】寿阳曲(新秋至)

             贯云石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3
  • “王约字彦博”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王约字彦博。至元十三年,翰林学士王磐荐为从事,既而辟掾中书,除礼部主事。二十四年,拜监察御史。时丞相桑哥衔参政郭佑为中丞时奏诛右丞卢世荣等,故诬以他罪,约上章直佑冤。按治成都盐运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7
  • 问说的文言文翻译

    问说的文言文翻译   导语:问说,即为关于求学应当勤问的论说。本文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问说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