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泊秦淮》原文、注释和鉴赏

杜牧《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释】

(1)此诗约写于宣宗大中二年(848),时年四十六岁的杜牧由睦州(今浙江省建德市)刺史卸任,返京任职,途经金陵。泊:停舟。秦淮:河名,流经今南京市地区,入长江。秦淮河有二源,东源出今江苏省句容市华山、南流,南源出今江苏省溧水县东庐山、北流。二源会合于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西经金陵城(今南京市)中,北入长江。相传此河乃秦始皇掘山成流,并命名淮,故称秦淮。

(2)烟:烟雾。笼:笼罩。寒水:指秦淮河的流水。沙:岸旁沙滩之地。

(3)近酒家:秦淮河边酒家附近。

(4)商女:酒家歌女,多指江北扬州来的歌妓。

(5)《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为南朝时陈朝后主陈叔宝的作品,反映宫廷腐化生活的靡靡之音,后人引以为亡国之音。

【赏析心得】

大约于宣宗大中二年(848),由于宰相周墀的力荐,四十六岁的杜牧才结束长达七年在僻左之乡漂泊的宦游生活,返回京城长安任职。这诗便是由睦州经秦淮河,入长江返长安,途中夜泊秦淮,有感而发的一首绝句。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在一个月色迷蒙而寒冷的晚上,诗人乘舟路经金陵,来到了秦淮河上。如烟的薄雾,笼罩着寒冷的流水,惨淡的月光,笼罩着近岸的沙滩,河面一片迷茫凄凉。金陵为六朝都城,历为繁华之地,秦淮穿城而过,两岸酒家林立,笙歌宴欢,又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享受游乐之处。当诗人之船“近酒家”,停泊在秦淮河畔时,岸上传来了笙歌阵阵,丝竹之音缠缠绵绵漂荡在水面上。诗人发现,岸上的繁华喧闹与河上的惨败凄清,竟然如此不和谐地共存于秦淮夜空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旅途困顿、船中歇息的诗人,静下心来,却难以入眠,因为岸上传来的靡靡之音,竟然是亡国陈后主作的《玉树后庭花》。仔细一听,婉转润滑的歌声,是扬州歌女特有的歌喉发出的。诗人想:这就怪了,来自江北扬州的商女,不了解南朝后主亡国之恨,在其亡国之都(金陵),隔江演唱靡靡之音,是为了养家糊口、生计需要。但点歌欣赏的却是晚唐的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他们为什么如此麻木不仁、醉生梦死呢?

过去的亡国教训、当前的乱象丛生、未来前途茫茫,想到这些,诗人睡不着了。于是,他在岸上靡靡之音仍不绝于耳的情景中,写下了这首警醒当世、警策千古的七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5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汉书高帝纪的原文及译文赏析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单父人吕公…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9
  • 《翁公平寇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翁公平寇记 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忽有贼迤逦从西北来,大举袭入潮阳①,自号为兵。是时邑无长史久,潮州府通判翁公梦鲤适备倭而督兵行县,与守备陈学翦、指…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25
  • 《高先生轶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先生轶事》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道光间,先生奉命封琉球国王。礼成,散步于馆外,见一屋中有棺焉,前和有题识曰“天朝参将某公之柩”,异而询之,则乾隆间护送封王之使,至彼…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2
  •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 注释: 芙蓉:荷花 泽:湿润的洼地 遗:送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莲花…

    古诗文 2022年5月17日
    131
  • 辞职书 文言文

    辞职书 文言文   为辞职事上包天仁先生书   窃闻为人臣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谓其忠;安邦定国、匡扶社稷,是谓其能;名勒燕然、功成身退,是谓其明。小子不敏,未敢效法于古人,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34
  • 王积薪闻棋文言文附答案

    王积薪闻棋文言文附答案   《王积薪闻棋》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