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感弄猴人赐朱绂》原文、注释和鉴赏

罗隐《感弄猴人赐朱绂》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

 

【注释】

(1)弄猴人:驯养猴子的杂技艺人。据《幕府燕闲录》等介绍,黄巢农民义军攻入长安,年才十来岁,喜爱斗鸡弄猴的小皇帝僖宗(李俨)逃往蜀中成都时,百官都未带,却携带一个耍猴艺人及其一群猴子。猴子驯练得很好,能够像大臣一样上殿站班。僖宗高兴,便赏给弄猴人四品官服的绯袍朱绂。朱绂:朱红色的佩带,标志唐四、五品官阶的服饰。也有史料介绍,是昭宗逃难时所为。无论僖宗或昭宗时事,罗隐写此诗时已是五十开外的人了。

(2)就试:应试(指科举考试)。

(3)五湖:江苏太湖的别称。五湖烟月:指江浙太湖优美的风景。奈:无可奈何。奈相违:奈何不了自己不好的命运,始终屡举不第。

(4)孙供奉:孙,与猢狲同音。供奉:为临时性官职。孙供奉:作者戏称弄猴艺人为孙供奉,含有轻蔑嘲弄之意。

(5)一笑君王:“君王一笑”的倒装句。着绯:穿红色官服,即朱绂。

【赏析心得】

作者一生,大好年华的二十八岁至五十五岁,离开家乡美丽的太湖,长年奔波在科举应试的路上,但他“十举不第”,博取功名,比登天还难。可临近晚年,他却听到有一个弄猴人,仅凭驯猴站班上殿,逗得帝王一笑,就被赐朱绂,获得四品官服,不禁啼笑皆非,感叹非常。于是,就写下了这首绝句,给予辛辣而尖锐的讽刺。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作者首先介绍自己忙于科举考试的艰辛,离开家乡,久违太湖美丽的风光,曾经参加了朝廷的十次考试(十二三为习惯用语,笼统称之)。考试的结果却令人非常失望,自己不幸的命运总是与功名擦肩而过。最后只有放弃考试,不第而归,终生遗憾。“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回过头来一想,寒窗苦读,到处干谒(拜见名人,求得推荐),还不如学习孙供奉之类的斗鸡耍猴人,只要驯养得猴儿上殿站班,博得帝王一笑,便立刻获得四、五品官衔,赐朱绂,穿红袍,既威风又便捷。作者用自己亲身参加科举应试的艰苦经历与弄猴人轻易着绯,进行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末用人视同儿戏的腐败现象。所以,后人评说:“弄猴人乃赐朱绂,则朱绂不值一钱矣。唐末时事至此,安得不亡。”(引自清人黄周星辑《唐诗快》)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剪红情)翻译赏析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剪红情)   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①,花信上钗股②。残日东风③,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④。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⑤,柔…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44
  • 张说《蜀道后期》译文赏析

      《蜀道后期》   唐代: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蜀道后期》译文   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3
  •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这两句是说,自然界里只要是雨露滋润的树木,都会结实,但苦甜各异。人生于世,各人的安危遭遇迥然不同。我已年近半百,依然毫无成就,选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7
  • “池晴龟出曝,松暝鹤飞回。”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池晴龟出曝,松暝鹤飞回。”这两句是说,池上晴日高照,气候暖洋洋的,乌龟爬到岸上来晾晒甲壳;傍晚时分,松林昏暗下来,白鹤则归林栖息。写景如画,对仗亦工。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7
  • 临江仙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486
  • 王昭君出汉宫

      【文言文】   汉元帝宫人(1)既多,乃令画工图(4)之,欲有呼者,辄披(3)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2),求美女于汉帝…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