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淮上早发》原文、注释和鉴赏

苏轼《淮上早发》

淡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注释】

(1)此诗作于哲宗元佑七年(1092)初,由颍州改任扬州知州途中,作者时年五十六岁。

(2)淡月倾云:朦胧的月亮,时而被云遮挡,时而又破云而出。晓角:军中早晨报时的号角声。角:一种军乐器。

(3)小风:微风。碧鳞开:碧绿河水被微风吹动,泛起鱼鳞般的波纹。

(4)“此生”句:作者预测自己,他这一辈子注定漂泊迁徙,一定奔波在江湖中老去。这话不幸言中。他人生最后半年,遇赦北归,竟病逝于赴常州道上。

(5)十往来:经过淮河,往返十次之多。

【赏析心得】

元佑七年(1092)初,作者由颍州改任扬州知州,匆匆赶路,淮上早发,即景写了这首遣怀之作。

“淡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月亮出没于淡淡云层之中,还未下去,太阳尚未出来。军中号角已经吹响,尖锐凄厉,唤人起床,作者乘舟已经解缆起程了。淮河江面上,微风吹动,水中泛起鱼鳞般的波纹。年愈五十六岁的诗人,已经早生华发,他站立船头,看见凄清的江景,百感交集、感慨万分:“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实行变法,其中已包括苏轼的改革主张,但丰富得多,也更为激进,可苏轼却站边保守派,反对新法。于是,从熙宁八年(1071)被贬为杭州通判时起,由杭州移知密州(1074),由徐州移知湖州(1079),因“乌台诗案”由湖州被捕入京(1079),由泗州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市)侯旨(1085),由南京归常州(1085),由常州赴知登州(1085),由汴京出任杭州(1089),自杭州召入汴京(1091),加上这一次由颍州改知扬州(1092),一共是十次往返淮河之上。作者屈指一数,这十次淮上往返,前四后六,自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逝世,哲宗即位,新法尽废。保守派上台后,由于他被召回京后主张对新法要“参用其长”,反对不加区别尽废作罢,与司马光争吵,大呼“司马牛,司马牛”,从而又得罪保守派,为其所不容。后面这六次,可是“托福”保守派,往返淮上啰!作者清楚,他这辈子注定要成为北宋朝廷党争的牺牲者。“此生定向江湖老”,命运决定身陷政治旋涡的他,只有在江湖上漂泊迁徙,耗其一生了。作者并不知道,更远的漂泊还在后面等着他呢。

纵观东坡一生,四十年仕宦生涯,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贬所和贬途中度过。他一生除散文等作品外,留存诗词约四千余首,可能相当部分是在贬谪逆境中写成。从这个角度看,逆境倒是东坡毕生文学成就的一大源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高考试题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94
  • 《陋室铭》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陋室铭》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陋室铭》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下面是其文言文知识点,欢迎阅读:   一词多义   ⒈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6
  • 《捕蛇者说》文言文赏析

    《捕蛇者说》文言文赏析   《捕蛇者说》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税收情况。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捕…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56
  • 元宵佳节祝福诗词

      今天,就是元宵节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逢年过节,就特别想回家,跟家人在一起。不知道,今年的你,是否能与家人一起赏花灯,吃元宵,共度一个美好的元宵节呢?下面是关于元宵佳节祝福诗词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51
  • 鲁人好钓

      【文言文】   鲁人有好钓者①,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②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③,其持竿处位④即是⑤,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rdq…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4
  •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全诗拼音版、意思及赏析_唐代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由唐代孟浩然所创作。以下是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全诗拼音版、意思及赏析,欢迎阅读。 全诗原文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