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画菊》原文、注释和鉴赏

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

(1)《画菊》诗一题作《寒菊》,当为诗人长期隐居苏州,晚年菊画中的题画诗。

(2)“花开”句:菊花开放在秋天,时间不同百花开,菊花盛开之际,百花早已凋谢无遗了,故曰“不并百花丛”。此处暗喻不与元朝合作之意。

(3)抱香死:死守枝头,宁可香消枯死,比喻坚守贞操,始终不渝。

(4)吹落北风:寒冬到来,北风凛烈,孤傲坚挺,不被吹落。“北风”暗指北方来的元朝。

【赏析心得】

郑思肖是宋末一位气节高尚、德操坚守的诗人和画家。宋亡后,他在元朝统治下生活长达四十三年,寿近八十而终。在漫长的余生中,他行坐寝处,必向南方,不忘故国。晚年时,他画了一幅菊花图,并题了一首诗。独立疏篱,无土而开;诗配画意,趣味无穷,余韵无限。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诗一开头,作者就显示出菊花孤芳自赏,与众不同的高风亮节。当百花都枯萎凋谢了,它却迎风傲霜,雄姿挺立,独自开放在疏篱之旁,趣味无穷,寓意深远。“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结尾两句,诗人正视现实,菊花无论怎样坚强,离开土终究是要凋谢的。但是,花死并不意味花落,坚贞不屈的菊花宁可死守枝头,抱香而枯,也决不向北风低头,被其吹落,跌入泥潭。

全诗表达了作者宁死不屈、宁枯不落的崇高民族气节。在作者《伯牙绝弦图》的一首题画诗中,他说:“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这就表明,他的气节历久弥坚,从未被时间所消蚀,越近夕阳越坚定,直至生命结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0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项羽文言文以及参考答案

    项羽文言文以及参考答案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4
  •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眜,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61
  • 立春后五日――白居易诗词全集

    立春后五日 [唐] 白居易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 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 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 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22
  • “河水东流宫阙尽,五陵松柏自萧萧”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河水东流宫阙尽,五陵松柏自萧萧。”这两句是说,滔滔河水,依旧东流,昔日繁盛一时的汉王朝,宫阙已尽,江山沦亡,五陵的松柏依然萧萧作响,显出一片悲凉。以汉喻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8
  • 柳含烟·河桥柳

    朝代:唐代 作者:毛文锡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河桥柳,占芳春,映水含烟拂路。几回攀折赠行人,暗伤神。乐府吹为横笛曲,能使离肠断续。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765
  • 杜甫――《缚鸡行》

    【作品介绍】   《缚鸡行》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晚年流落到夔州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语言浅显易懂,以议论入诗,其意颇远,反映了诗人在人生困境中被动无奈的心态。 【原文】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