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元鼎《绝句》原文、注释和鉴赏

夏元鼎《绝句》

崆峒访道至湖湘,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注释】

(1)据《蓬莱鼓吹》附录:夏元鼎晚年弃官求道,“至南岳祝融峰,遇赤城周真人,求其指示,乃大悟,因题诗”。这首绝句,当为所题之诗。

(2)崆峒:山名,所指不一。据《地名大辞典》:崆峒山在河南省临汝县西南六十里。

在甘肃省高台县西镇夷所城南。《隋书地理志》:“福禄县有崆峒山。”元和志谓为黄帝所登。

《史记五帝纪》黄帝四至崆峒。登鸡《又秦始皇纪》:“始皇二十七年。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鸡头山即在今甘肃省平凉县西。江西赣州、四川平武、天津蓟县均有山名崆峒。《清一统志》:评考汉唐诸志,山当在周原州界,崆峒山名,疑为后名。此处可理解为作者求道遍访名山大川之意。湖湘:指湖南境内的三湘大地。

【赏析心得】

“崆峒访道至湖湘,万卷诗书看转愚。”作者饱读诗书,屡试不中,求个小官,无甚意思。他晚年学道,从西到东,遍访名山大川,求访真人,探寻道法,走到湖湘大地,登上南岳衡山祝融峰,遇到赤城周真人,经其指点,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发现自己读书越多,越是懵懂迷糊,人反而变愚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后两句是说,一经明师指点,顿开茅塞,便领悟到了道的真谛。大千世界,真是常有这种事,到处寻觅,铁鞋踏破,始终不得要领,一旦经人点拨,忽然想通领悟。

这首绝句,作者以悟道为例,揭示了认识事物本质的一个普遍规律,那就是只有经过苦心探索、费尽千辛万苦,才会水到渠成,花开蒂落,彻底悟通一个道理。这个悟通时刻,就可能是高人指点的一瞬间。“得来全不费功夫”,是结果,“探索全要费功夫”是过程。没有艰苦探索的过程,即使有仙人指点,也是枉然徒劳。所以,我们的理解不是不要读书,而是不要读死书。杜甫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游说:功夫在诗外。都是这个道理,即贵在实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古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的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报国 1. 建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7
  •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这两句是说,美人去后空余床铺,所用之绣花被卷起无人使用;美人去后已经三载,而她在绣被上留下的香味,至今还能闻着。久而仍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2
  • 曹刿论战练习

    1你能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吗?曹 刿 ( ) 又何间焉 ( ) 牺牲玉帛 ( ) 小信未孚 ( ) 夫战,勇气也( ) 望其旗靡 ( )2填写下列空白,检验自己对《左传》的了解。《…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39
  • 王粲强记文言文的翻译

    王粲强记文言文的翻译   文言文是我们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从古传承至今,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王粲强记文言文的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王粲字仲宣,山阳…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58
  • 木兰花慢 张惠言

             杨  花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9
  • 菩萨蛮·堵莲红乱风翻雨

    朝代:宋代 作者:张孝祥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堵莲红乱风翻雨。雨翻风乱红莲渚。深处宿幽禽。禽幽宿处深。淡妆秋水鉴。鉴水秋妆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5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