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入直》原文、注释和鉴赏

周必大《入直》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

 

【注释】

(1)此诗当作于孝宗淳熙末(约1187—1189),作者拜为丞相前夕,时年已六十余岁。入直:封建时代,官员入宫朝见皇帝,应答询问国家大事。选德殿:南宋朝廷临安城宫殿。赐茶:指皇帝召见时,待之以茶的礼遇。实际上此次夜召进宫,皇帝还有“金卮赐酒,玉盘贮枣”等款待,作者略去未写。退:返回。

(2)绿槐夹道:宫内道路两边栽种了长满绿叶的槐树。昏鸦:黄昏时分,已经或正在归巢的乌鸦。

(3)敕(音:赤)使:传达皇帝命令的官员。传宣:传达皇帝召见,命令入宫。

(4)玉堂:指翰林院,作者拜相前在此供职。清不寐:想到皇帝的礼遇,所要答对的国家大事,觉得神清气爽,心中激动,睡不着觉,但头脑仍然十分清醒,正在深深地思考如何承担朝廷的重托。

(5)月钩:形容时值月初,新月初上,其状如钩。紫薇:落叶亚乔木,树高丈余,树皮润滑,夏天开紫红色花,秋天才花谢,俗称“百日红”,唐、宋宫中多植紫薇。

【赏析心得】

这首诗抒写了作者被皇帝召见,见前忐忑不安、见时受到礼遇、归后激动不已的情景。其诗的特点是,中间皇帝召见,议论国家大事的重要内容一字未提,仅以“坐赐茶”三字一带而过。这恰是作者匠心所在,笔力高超之处。

诗的首尾两句都是写景,初看似是随笔而为,其实是“画中有意”。“绿槐夹道集昏鸦”,绿槐夹道,当是夏天,正值槐花开放,微微暗香,弥漫在幽深的宫道上,而归巢乌鸦又为之增添了安详肃穆的气氛。皇帝召见,国事相商,如何应答?作者一行,匆匆进宫,心中充满了忐忑不安。末句“月钩初上紫薇花”,景色与首句迥然不同,新月如钩、冉冉上升,初照紫薇。银色光辉下,紫红的花朵更觉清新鲜艳,归道色调已完全不同进宫时的沉寂情景。“敕使传宣坐赐茶”,为什么进宫前后有这么大的情景变化呢?这是因为,皇帝此次召见,不仅给予了格外的礼遇和款待,而且谈及重要的国家大事,并赋予了作者特殊的责任。“归到玉堂清不寐”,作者虽然未讲皇帝召见的重大内容,但从他回到玉堂(翰林院)后情绪起伏,“清不寐”,也可猜到一点,那就是皇帝托付了天下大事,他既兴奋激动,又感到责任重大。始终关切朝政,以天下为己任的作者,他在翰林院里,对着月光下的紫薇树梢,陷入深深的思考,他感到事关国家安危的重担,即将落在肩上虽然自己已是年逾花甲的白发老者,但仍一如以往,迎难而上。

这首诗,将严肃的国家大事,巧妙地用温柔的“诗情画意”来透露,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早在唐朝开元元年(713),就将宰相主政的中书省改为紫薇省,中书令(宰相)即称紫薇令。果然,不久后,孝宗于淳熙十四年(1187)就拜周必大为相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青松

    朝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611
  • 逍遥游(节选)文言文翻译

    逍遥游(节选)文言文翻译   导语:《逍遥游》表达了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活动的观念,正是庄子自然观的体现。下面是这篇文言文的翻译,欢迎参考!   逍遥游(节选)   先秦:庄周 …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8
  • 即事阅读原文及问题

      14.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   即事   夏完淳   复楚情何极,亡秦气未平。   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   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   胡笳千古恨,…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0
  •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赏析   《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谏太宗十思疏》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   谏太宗十思疏   作者:…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36
  •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这两句是说,巨额的金钱未必能使人改变志向、改变性格;答应别人的事,即使可能丢掉性命也得去办。这是向崔中丞明志,要以行动报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7
  •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这两句是劝鹦鹉,言多必失,足以招祸,谨言慎行,以免祸灾——你还是说话不要过于明白吧,明白的话是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