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谢赵生惠芍药》原文、注释和鉴赏

陈师道《谢赵生惠芍药》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

 

【注释】

(1)诗在同一题目下的另一首诗中说“从微至老走风尘”,感慨自己一生贫病交加,仕途无缘,可知此诗当写在晚年,应为夕阳之作。赵生:不详。惠:赠送。芍药:木芍药,即牡丹。

(2)九十风光:春季三个月,九十天,九十风光即春光。次第分:各种花卉按着时间顺序开放。

(3)天怜:老天爷喜欢。独得:大自然特别安排。殿:殿后,最后或者结尾的意思。

(4)剩欲簪:剩下的很想插戴。双髻:古时少女喜欢把头发分成左右两个发髻,以示年轻潇洒。此处指英俊的人。

(5)人间第一人:世上最英俊的人。

【赏析心得】

陈师道与唐代贾岛相似,是宋代的一个苦吟诗人,一家穷困潦倒,老母寻食倒在路上,妻子寄食在娘家。他的名句“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便是家境的真实写照。但他很有骨气,耻于从亲戚宰相赵挺之家借衣御寒,宁愿“冻病”不起。坚持闭门觅句,将全部精力放在自己独具一格的诗作上。他一生刻苦努力,但仕途始终不如意,此诗便写出其怀才不遇的深深感慨。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作者说,在九十天的春光中,按照老天爷的安排,各种花卉按次开放,而芍药花特别受到上天垂爱,作为春天压台鲜花,最后灿烂开放。“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作者说,谢谢你(指赠花人赵生)送给我最后一朵芍药花,我很想将它插到人的发髻上,可找来找去,却始终寻觅不到一个能欣赏并配戴这朵花的人间第一美人。

作者写这首诗,有其深层次背景。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王安石经学盛行,变法派掌权,陈师道不赞成革新其说,其时他正当盛年,拒绝参加科举考试,导致怀才不遇,终生潦倒。陈诗歌咏芍药,与唐诗歌咏的角度完全不同,如“红灯烁烁绿盘龙”(韩愈《芍药》)、“欹红醉浓露”(柳宗元《戏题阶前芍药》)、“繁丝蹙金芯”(元稹《红芍药》)等,均是正面描写,而此诗则是从侧面暗喻其风韵,从议论中展示其形象,借此说出其中寓含的哲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608
  • 《祭十二郎文》文学知识

    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按《文苑英华》说是写于五月二十六日,应是笔误,因是年六月下旬十二郎还写过信),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八仙&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5
  • 归有光《庄氏二子字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庄氏有二子。其伯曰文美,予字之曰德实。其仲曰文华,予字之曰德诚。且告之曰:文太美则饰,太华则浮。浮饰相与,敝之极也,今之时则然矣。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巧不如拙,辨不如讷,富不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9
  • 关于精卫填海的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精卫填海的文言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卫填海的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3
  • 《宋书·垣护之传》原文阅读及翻译

      原文:   垣护之,字彦宗。少倜傥,不拘小节,形状短陋,而气干强果。随到彦之北伐,彦之将回师,护之为书谏曰:“外闻欲回师反旆,窃所不同。何者?残虏畏威,望风奔迸,八载侵地,不战…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7
  •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全词翻译赏析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这两句的意思是:春衣已破,谁为补缀?想到此,不由得泪洒春衫。 出自 南宋  黄公绍  《青玉案&mi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