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一》注释赏析

苏轼《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其韵二首其一》

但有尊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

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

 

【注释】

(1)此诗作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秋,作者约五十岁,在汴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2)尊:同樽,酒杯。若下: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有若下村,产名酒,故“若下”在此代称酒。

(3)“何须”句:用曹操故事。曹操最初并无大志,曾说但愿死后墓碑题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句反用其意,说杯中但有名酒,何须身后令名。这是作者偶在愤慨之余表露的消极思想。

(4)乌衣巷:今南京市中华门外秦淮河南岸。乌衣巷,东晋豪门王导、谢安所居之地,在南京。唐刘禹锡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5)烟草萋迷:人烟稀少,野草迷漫,形容破败冷落,荒凉迷离。

【赏析心得】

元佑元年(1086)四月,王安石在金陵逝世,苏轼同年秋到汴京西太宫,见壁上有王安石旧题两绝,遂次其韵,和六言绝句两首,此诗即为其二。

“但有尊中若下,何须墓上征西。”东坡此是借三国曹操故事说事。原意是说,东汉末年,曹操开始并无大志,曾说,但愿死后其墓碑题词“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就心满意足,死而无憾了。哪知他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东汉的终结者,成就了三国中最大的霸业,统一了中国北方。作者借用曹操故事,愤慨之余,反用其意。意思是说,人生只要杯中有名酒,管他身后什么评价呢。“闻道乌衣巷口,而今烟草萋迷。”作者继续写道,听说金陵东晋王、谢贵族住地,繁华一时的乌衣巷,现在是野草遍地,一片冷落荒凉了。古为今用,苏轼的意思是三国和东晋故事现在不是又在重演吗?

元丰八年(1085)三月,神宗赵顼去世,其儿子赵煦(哲宗)继位,尚不满七岁,没有主政能力,其母又是一不太能干的人,于是就由英宗的高后以太皇太后身份临时听政。这位高后,虽然老朽昏庸,却是极力反对变法的总后台,立即起用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大批守旧派人物,全面废除新法。司马光做宰相,虽一年后就死去了,但这位高后却在,主政八年才死去。这时期年号为元佑,尽废新法,罢黜新党,故史称“元佑更化”。司马光等大力废罢新法,王安石在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忧心如焚,有时绕床终夜,不能成眠,这位变法老人终于病倒,不久便辞世了,享年六十六岁。葬礼是冷冷清清的。除安礼、安上兄弟外,其他门生故吏都生怕牵连,无一吊唁。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可想而见。苏轼是代表哲宗《王安石赠太傅》制词的撰写者,亲眼目睹一代变法代表王安石势去人亡、门庭冷落,所以写了《西太一见王荆公旧诗偶次韵二首》,表示对先生身后的无限同情和哀思。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8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红泪文姬洛水春,白头苏武天山雪”这两句是说,文姬血泪如洛水春汛,苏武白头似天山雪峰。他们同是身在匈奴心在汉,誓死不忘祖国。以这两个事例,说明北齐父老对于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5
  •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伶官传序》知识点总结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   2、与、其、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给;应当;你的)   3、从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6
  •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参考

    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参考   一给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加点,并在括号中解释这个词的意思   名词作状语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 )   2…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79
  • 关于描写春天的成语

    关于描写春天的成语 寸草春晖   春风和气   春风雨露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7
  • 文天祥《正气歌》全文赏析及意思翻译

    时穷节乃见出自文天祥 的《正气歌》 【解释】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  原文   作者:文天祥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09
  • 刘大魁《程易田诗序》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刘大魁《程易田诗序》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时;常思以泽及斯民为任。凡世所谓巧取而捷得者,全管丕知其径术,以故与经纳之士相背而趋,终无遇合。…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