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魏王堤》原文、注释和鉴赏

白居易《魏王堤》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注释】

(1)魏王堤: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洛水岸,魏王池上,唐时为游览胜地。

(2)慵:懒倦。

(3)信马:骑在马上,不加鞭策,任其自由行走。

【赏析心得】

这是诗人从苏州刺史任上,因病免官回洛阳之后的作品。年岁当在五十六岁以上,所写应是典型的夕阳诗。正值年暮之际,花畏寒冷不开放,鸟因懒惰不鸣叫,只觉万物萧条、凄凉寒冷。郁闷的诗人,骑马信步,在魏王堤上游览,处处暮气沉沉,似乎毫无生机。走啊,走啊,一直走到夕阳西下,快要下山了,痴心的骑马人一直执着地在寻觅:哪里有春天的信息呢?果然,诗人看见了。魏王堤上袅袅的弱柳、枯干萧森,但颜色已经回青,尽管在岁末寒风中,看似无力地抖动,但它们曲而不折、柔而不枯,柳条缕缕,垂而不掉,在寒冬中,始终保持隐而不露的旺盛生命力,全身透露出不可阻挡的春意生机。它们仿佛在告诉人们,新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春天就要来了。先辈诗人杜甫曾有“漏泄春光有柳条”之句,是说柳条吐芽,泄漏了春光到来的信息。白居易如今却写道“未春先有思”,思想境界,白诗更胜杜诗。年暮诗人在暮岁的凄寒中写出这样的诗篇,先知先觉,欢呼春天的到来,充分显示了作者老而弥坚的顽强生命力和洞察入微的观察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1)

相关推荐

  • 唐太宗吞蝗—课外文言文翻译

    唐太宗吞蝗—课外文言文 原文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2
  • 文言文马说练习题

    文言文马说练习题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文言文马说练习题,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一、填空   《马说》选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0
  • “张瀚,字子文,仁和人”阅读答案及全文翻译

    张瀚,字子文,仁和人。嘉靖十四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历庐州知府,改大名。俺答围京师,诏遣兵部郎中征畿辅民兵入卫。瀚立阅户籍,三十丁简一人,而以二十九人供其饷,得八百人。驰至真定,…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7
  •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这两句是说,天气晴好,云去天清,江上远望,一片夜色,而月亮却迟迟未曾出现。景象壮阔,气度恢宏,措词妙绝,对仗工整。 出自杜甫&m…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50
  • 古风其四十七李白拼音版及翻译

    “古风其四十七李白拼音版及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古风其四十七李白拼音版 《 古gǔ风fēng其qí四sì十sh…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0
  • 人月圆·会稽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苎萝人去,蓬莱山在,老树荒碑。神仙何处,烧丹傍井,试墨临池。荷花十里,清风鉴水,明月天衣。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6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