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鉴赏

李清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红藕:红色的荷花。残:凋谢玉簟(dian):素白的竹席。②锦书:前秦窦滔妻苏若兰曾寄给她丈夫一首织锦回文诗,后世“锦书”多指夫妻间往来的书信。

【鉴赏】本词乃作于女词人与其夫赵明诚远离后。这首极富艺术魅力的《一剪梅》,历来为人称道,其间更有数句别出巧思、意象蕴藉的千古绝唱。李廷机的《草堂诗余评林》称此词“语意飘逸,令人省目”。

起句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状室内之物,以开始凋谢的红色荷花和有些发凉的素白竹席,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的感受,顿时点染出“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清秋季节,也烘托出词人的凄凉情怀。此句设色清丽,意味深婉,被词评家称“有吞梅嚼雪、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接下来的五句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对偶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词人划船出游之事,但着一“独”字却暗示了她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情感。景由情生,情由景发。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然而,月圆人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未有,枉望断天涯。

换头一句“花自飘零水自流”,承上启下,不仅展示了花落水流之景,同时也兼比兴,喻青春易逝、光阴难驻,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之感。由此自然过渡到后面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抒相思之苦、闲愁之深,并由己及人,足见两心之相通、相印。正因人在两处,心罩深愁,“此情无计可消除”。结尾三句中,“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既工巧又明白如话,表现手法十分绝妙,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末二句更与前面同为对偶句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互衬映,相得益彰,皆成为千古离人相互惦念的名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赏析及翻译

    《满江红·送李御带珙》原文赏析及翻译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拼一醉,留君住。歌…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5
  • 文言文《承宫樵薪苦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承宫樵薪苦学》原文及翻译   《承宫樵薪苦学》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承宫樵薪苦学》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承…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85
  • 十一月二十四夜――胡适

    老槐树的影子 在月光的地上微晃; 枣树上还有几个干叶, 时时做出一种没气力的声响。 西山的秋色几回招我, 不幸我被我的病拖住了。 现在他们说我快要好了, 那幽艳的秋天早已过去了。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07
  • 初一文言文翻译:《木兰诗》

    初一文言文翻译:《木兰诗》   导语:到万里之外参加战斗,像飞一样越过关塞和群山。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铠甲。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木兰等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3
  •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梁孝王武者,孝文皇帝子也,而与孝景帝同母。初,武为淮阳王十年,而梁王胜卒。其明年,徙淮阳王武为梁王。 梁王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5
  • 朋党论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5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