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走马,雕弓搾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注释】暄明:暖和明亮。正自:正好。羁怀:客居他乡的情怀。荒台:又称戏马台,在今江苏省徐州市,旧传为项羽阅兵之地。六朝宋武帝刘裕曾在此大宴宾客,后世以此为登高游乐之所。漉酒插花人:典出东晋陶渊明,此处代指故人。老兵:此处亦代指旧友。长楸:乔木林。走马:跑马。搾柳:以箭射柳。喻指箭术高明。紫萸:茱萸。汉家陵:此处代指宋朝帝王的陵墓。华发:白发。星星:头发斑白的样子。

【鉴赏】这是一首重阳佳节登高望远,感伤故国不在,故友凋零的伤情之作。

词的上阕写重阳晴日,携友登游而引起的亡国伤感和孤旅愁情。重阳将至,而天公不作美,多日风雨不断。难得这么一个秋日暖阳的好天气,正好藉此登高一游。不知道这秋色是否已经深浓堪观?我也好携同好友,一齐出游。在词的这几句中,词人给我们交待了一个晴少阴多的天气,这正是旅居在外的词人此时心情的写照。风雨已引愁至,难得晴日出游,却怕登高望远,难禁悲怀,是因为故国沦丧,故园不在。人生有此二愁,可谓悲痛备至矣。然借酒浇愁,却只能在记忆中想起与友人畅饮的欢乐,可想此时词人孤独之状。词人以身边之事,映身边之景,将愁一步一步写来,于这千重忧愁中,令人感受到一份心如死灰的绝望气息。

词的下阕回忆家国还在之时的少年豪情与江山易主后的深深哀叹。此时在词人的心中,充溢其间的是一腔凄凉。酒入愁肠似醉,而心中那忧时伤己的悲怀却是清醒的;借酒消愁不醉,即兴作诗抒怀,亦抒不尽心中的忧闷;依然记得当年扬鞭立马,弯弓射柳,那是何等豪情万丈!一句“前事休评”即将人拉回现实,好景不再,好汉难提当年勇。世事如烟,昔日每逢重阳,朝廷都会将茱萸下赐群臣。而当年人们所深受的这份浓恩,如今还有谁记得?于这份悲情怀想中,也寄寓了词人对故国情怀的甜蜜回忆。这种心情,怕也只有到此等情境中的老人才能深刻地体悟到。一腔愁怨诉说完毕,泪水早已打湿了衣襟。

在众多的艺术表现中,重阳多是寄意思愁,如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此处作者一腔愁怨,恰逢此时,全数倾泄而出,故整首词感情低沉,无一舒眉之笔,读来令人倍感动容压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鉴赏及译文

      《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唐代: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   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   《采莲子·菡萏香莲…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4
  • 唐诗逢入京使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岑参

    作者:岑参 朝代:〔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译文及注释 逢入京使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24
  • 《晏子使楚》的文言文翻译

    《晏子使楚》的文言文翻译   《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9
  • 阳春曲·闺怨

    朝代:元代 作者:徐再思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别时只说到东吴,三载余,却得广州书。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768
  • 文言文阅读练习和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和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永有某氏者,畏日①,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7
  • 《清史稿·谢济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清史稿谢济世,宇石霖,广西全州人。康熙四十七年,举乡试第一。五十一年,成进士。雍正四年,考选浙江道御史。未满旬疏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营私负国贪虐不法列举十罪上方侍文镜意不怿命还济世奏济…

    古诗文 2022年7月24日
    10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