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吴文英

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墅,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

 

【注释】

履斋先生:即是指吴潜,字毅夫,号履斋,淳祐中,观文殿大学士,封庆国公,景定初,安置循州卒,沧浪:亭名,苏州名胜,沧浪亭原为五代末年吴越中吴节

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北宋诗人苏舜钦买下此地筑亭其上,故名。南宋时为韩世忠别墅。英雄:即指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战舰东风:指韩世忠指挥的黄天荡大捷。遨头:太守的代称。东君:原指春神,此处指吴履斋。

【鉴赏】

题中“履斋先生”是指吴潜,观文殿大学士,封庆国公,是位爱国名臣,曾任苏州地方官,吴文英曾为其幕僚。“沧浪”,亭名,在今苏州市南。五代末年吴越中吴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北宋诗人苏舜钦买下此地筑亭其上,故名。南宋时为韩世忠别墅。因此,本词是写词人在苏州与吴潜等人于沧浪亭赏梅有感而作。

这首词一反词人一贯的婉约手法,其风格苍凉悲壮,境界雄宏高远,反映出词人关心时事的爱国激情。这是与词人当时所处的政治局势有关。词人处在南宋后期,由于当时长期对峙使得南宋国力大为削弱,而南宋统治阶级习于苟安,不思恢复,沉溺于歌舞之中。正是在这种外有强敌逼境,内有权奸误国的环境中,词人写下了这首气魄宏大的词。

上阕从韩世忠的沧浪亭写起。“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英雄”即指韩世忠,“陈迹”则指沧浪亭。然后词人选取了英雄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来写。“战舰东风悭借便”,便是指韩世忠黄天荡大捷。“旋小筑、吴宫闲地”,英雄虽然于吴地买到别馆,却念念不忘中原故土,“叹当时、花竹今如此”,借此抒发了词人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感慨。最后加重了笔调,“枝上露,溅清泪”,树梢上洒落点点露水,仿佛淌下清冷的泪滴。词人托景寄意,抒发出对英雄的无限景仰和悼念。

下阕“遨头小簇行春队”,以赏梅开启。接下来“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中的“重唱”、“新”、“催发”,有力地表现了词人力图改变现状、积极进取的爱国热忱和抱负。“此心与、东君同意”。“东君”则是吴履斋,道出二人忠款之心。然而“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想到南宋统治者的无能,国势日衰,词人不禁心中涌起悲愤之情,但所能做的却是“怀此恨,寄残醉”。词人忧国伤时的情怀更显苍凉,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本词蕴含着勃郁不平之气,境界高远,明显地反映出词人的爱国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邻人卖犬文言文翻译

    邻人卖犬文言文翻译   《 艾子杂说》,传宋苏轼撰。共三十九则,据明《顾氏文房小说》本全录。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邻人卖犬文言文翻译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原文   艾子晨饭毕,逍…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209
  • 文言文欧阳询关古碑的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欧阳询关古碑的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欧阳询观古碑。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文言文)欧阳询观古碑(10分)   唐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74
  • 《章台夜思》译文及赏析

      《章台夜思》   唐代: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章台夜思》译文   幽怨的琴声在…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0
  •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赏析及译文

      《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代: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4
  • 初一文言文《童趣》的翻译

    初一文言文《童趣》的翻译   原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5
  •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的词意:远方友人也定会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这两句运用了虚写(或想象,或对面着笔)的手法。词人从对方的角度着笔…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